小型生物质发电设备有优势

作者:本网编辑 文章来源:《流程工业》(化工) 发布时间:2010-07-05

  去2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巨大,相伴而来的是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改革开放以来,能源消费的弹性系数平均为0.54,今后15年按0.5计算,能源消费年均增长速度按3.75%计算,到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大约将达到38亿吨标准煤。实现未来15年的发展目标,能源、资源和环境是最大的制约因素。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能源消费最多的国家之一,而且很依赖进口,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近年来显得尤为突出。那么,鉴于化石能源越用越少,寻找经济上“划算”的化石能源替代品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各国能源行业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中国《新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划的颁布,中国的新能源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例如,风能、水能、太阳能、生物质等各种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博得满堂喝彩。

  生物质发电主要是利用农业、林业和工业废弃物为原料,也可以将城市垃圾为原料,采取直接燃烧或气化的发电方式。2005年,中国生物质能发电设备已经达到750万千瓦装机容量,在2007年底,生物质发电总投资额可达60亿元。同时,全国多个省份都颁布了各自的生物质能源发展规划。在这种环境下,中国的生物质发电依然还在起步阶段,据统计,中国目前生物质可转化为能源5亿吨标煤,《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的生物质发电设备目标为:“到2020年达到2400万千瓦”装机容量,这是在中国乃至世界生物质发电设备制造商面前摆放了一个巨大的蛋糕。

  从传统的火电发电设备中可以知道,大型的电站能量转化效率比较高,这就是为什么国家三令五申地淘汰小规模发电设备。也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现存的大量新能源项目的规模都比较大,而且政府的规划报告中更多的是看重大型新能源发电设备。

  但是,生物质发电的难点之一是原料的供应和运输,既是在生物质发电厂的周围必须有足够的生物质资源。由中国生物质资源特性可知,在北方农田森林规模集中,生物质资源相对集中;南方农田森林较为分散,生物质资源相对难于集中。这样,就需要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生物质发电设备。

  以生物质秸秆发电为例,辽宁省玉米主产区平均每亩土地可产500千克秸秆,一年一季,玉米秸秆的发热量一般为15MJ/kg,为了实现10万千瓦的生物质电厂年运行7200小时,大约需要50万亩的土地来供应原料,这是三万顷的大块农田!这在南方小块耕作区,由于运输距离的问题,生物质资源集中的成本将是很高的。这样,如果在南方小块耕作地区建设集中型的大型电站,那么,该电站在抵御突然的风险方面是困难的。例如南方某生物质电厂由于农民突然提高秸秆价格,使得该项目现在举步维艰。

  那么从抗风险角度来考虑,在一些生物质资源相对不集中的区域,建立小型生物质发电项目是合理的,而且这样也能规避一些电厂原料消耗所引起的当地生物质资源价格飞涨的问题。例如还是在辽宁省玉米产区放一个3000千瓦的生物质发电站,所需要的玉米秸秆资源只有3万吨左右,这样只需要6万亩也就是4000顷的农田,这在全国很多产粮地区是很容易实现的。但是,小规模生物质设备如果采用直燃型锅炉的话也存在效率较低的问题,这样就需要在燃烧方式上进行改进。很多企业在小型高效设备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已经成型的新产品就是小型生物质气化炉结合低热值燃气内燃机并配尾气余热锅炉的模式发电。这种技术使得小规模生物质发电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有大幅的提高,而且这种设备甚至可以达到几千瓦级的便携产品,这对中国实现“村村通电”的目标是级大的帮助。

  鉴于上述思考,生物质发电行业中,“小”设备的优越性高于“大”设备,而且投资较小维修方便。中国的生物质设备厂商应该考虑到中国的新能源资源的特点,开发一些适合中国国情的并且在经济上“合算”的新型设备,这样才能在现阶段的能源设备生产中独辟蹊径,领先潮流。

0
-1
收藏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