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杠杆撬动节水意识

文章来源:中国水工业网 发布时间:2014-02-12
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作为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1/4的我国,所面临的缺水问题尤为突出.

水资源现状: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作为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1/4的我国,所面临的缺水问题尤为突出。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城镇用水人口迅速扩张,而居民生活用水占全国城镇供水总量近50% ,使得城市用水短缺形势更为严峻。

在供水紧张问题背后,如何节约用水成为当务之急。日前,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发文,要求2015年底前全国所有设市城市原则上全面实行居民阶梯水价制度。 制度的推出给人们带来了不小的节水压力,来自价格方面的约束是否真的能够唤醒广大城市居民的节水意识?制度的发布是否能够始终不改政策初衷,最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扭转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实状况?

政策初衷遭遇技术难题 2014年1月3日,阶梯水价制度文件《关于加快建立完善城镇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 所谓阶梯水价,是对使用自来水实行分类计量收费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的俗称。业内人士指出,阶梯水价充分发挥市场、价格因素在水资源配置、水需求调节等方面的作用,拓展了水价上调的空间,增强了企业和居民的节水意识,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 阶梯水价政策实施的亮点颇多,在中商情报网产业研究院研究员于海慧看来,政策通过保留水充足地区与缺水地区的差别价格,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政策支持推行相应的惠民政策,让各个阶层的居民减少水价带来的经济压力。更为重要的是,政策明确各级水价的覆盖面与梯价比例。 《意见》指出,阶梯设置应不少于三级。第一级水量原则上按覆盖80%居民家庭用户的月均用水量确定,第二级水量原则上按覆盖95%居民家庭用户的月均用水量确定,第三级水量为超出第二级水量的用水部分。各地可进一步细化阶梯级数,设置四级或五级阶梯。 更加详尽的水费收取标准要求自来水公司在计量方面做更多的工作。某自来水公司内部工作人员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以往他们可能两三个月才抄表一次,在实行阶梯水价后,就需要其在工作上更加严格和更加准确。 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表示,居民阶梯水价实现的前提是每户都要有一个抄字收费的表,行业里将其称为“抄表到户”。但“一户一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屡遭瓶颈。 于海慧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由于现代居民更加注重个人隐私,不愿被陌生人打扰以及居民在家时间和抄表工作人员工作时间冲突,使工作人员抄表工作难度加大。此外,管理成本加大、抄表和收费工作效率低、 由“一户一表”引发的犯罪不利于社会安定等因素,都阻碍着“一户一表”的推行。 对此,于海慧建议,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如统一制定新建住宅涉及水和水表的相应管廊的设计和建筑构造的标准;针对资金不足但有条件进行一户一表改造的地区,政府应出台一定的优惠政策,由自来水公司、个人和政府三方共同筹措资金;还可以加大对水表研发的技术投入,并加大“一户一表”的宣传力度。

价格杠杆撬动节水意识 阶梯水价制度推行之际,不少人提出质疑,“借梯涨价”似乎给水价上涨贴上了美丽的标签。那么,《意见》对不同档的水价如何规定呢? 原则上,政策要求一、二、三级阶梯水价按不低于1∶1.5∶3的比例安排;缺水地区,含水质型缺水地区,应进一步加大价差,具体由各地根据当地水资源稀缺状况等因素确定。 这一价差是否过高呢?北京大岳咨询有限公司总监徐志刚表示:“不能光看加价的标准,而应该看覆盖的人群。如果第一级水量覆盖了大部分人群,水价等于没有上涨。” 记者发现,在现实生活中,非缺水地区的居民节水意识总体比较淡薄,一是居民的水资源循环利用不够,节水型生活设施比较缺乏,二是很多人在洗衣服、洗碗、洗澡时都有不关水龙头的习惯,这些生活习惯使水资源浪费现象较为普遍。 北京市民曹先生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他平时很少刻意节约用水,他觉得缺水离他的生活很远,而且如果总是刻意节水,会使生活很不方便,反正一吨水没多少钱,不节水对生活成本影响不大。 和曹先生持有同样节水观点的人不在少数。正因如此,业内人士指出:“阶梯水价早就该推行了,我国水资源紧张,没有经济约束,光靠道德约束来节约用水很难。”该业内人士认为,阶梯式计量收费不好说是目前引导合理使用资源的最佳方式,但肯定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节约的作用。 《意见》中如此大的价差是否真的可以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呢?国家发改委价格司会同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的一项联合调查显示,全国484个城市中,实行阶梯水价的共133个。 “阶梯水价制度对居民节水意识的提高效果还是不错的。”于海慧指出,在众多实行阶梯水价的城市中,取得的效果因城市不同而有所差别。例如,广东、河南和湖南等几个省市实施阶梯水价后,效果显著,户均用水量下降10%~20%。 业内人士同时还指出,在某些城市,阶梯水价在短时间内很难切实冲击市民陈旧的用水观念,并不“狠”的价格杠杆只能缓步促进全面节水意识的提高。

透明定价加大惠民砝码 尽管价格杠杆就目前而言,是较为可行的节水意识调节手段,但专家和业内人士共同指出,“阶梯水价”绝不能变成“借梯涨价”,必须科学透明地制定阶梯调价方案。而且通过价格杠杆强化市民的节水意识,要拧紧涨价“龙头”,对居民节约用水的指导,不能仅仅停留在涨价上。 困扰我国水价的问题所在就是定价模式的不透明性。于海慧认为,不同的定价模式对应着不同的成本核算结果,相应的就会对应不同的成本控制方案。如果阶梯水价改革,缺乏科学的定价模式这一重要前提,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如引发成本核算失真、供水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难度加大等。 “资源类产品的价格一定要透明、公开。”业内人士表示,因为这类产品多是垄断经营,改革后企业肯定会增加利润,改革若成了企业自肥,人们当然会反对政策的推行。 只要“阶梯水价”在执行过程中不改初衷,定价随意、粗略、水价只升不降的现象是不会发生的,同时也可以化解很多疑虑。例如,政府通过全面推行成本公开,依法履行听证程序,就可以化解“阶梯水价”就是“只升不降”的变相涨价的质疑;政府加大成本监审,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避免发生供水企业钻空子的现象。 于海慧建议,各地政府应根据实地情况进行定价,通过选举居民代表参加定价听证会的方式,听取居民真实的想法。同时,也要让供水企业参与到定价工作中,这样可以平衡各方利益,做到公平公正。 只有加大惠民“砝码”,“阶梯水价”政策才更易被群众接受,也能更好地达到预期目的。

0
-1
收藏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