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峰填谷 优化存量

发布时间:2014-12-05
从目前市场供需关系上看,国内很多化工产品均为供大于求,存量过剩已成为当今行业的最大困扰和负担之一。

从目前市场供需关系上看,国内很多化工产品均为供大于求,存量过剩已成为当今行业的最大困扰和负担之一。同时,与我国对外贸易总体始终保持较大顺差相比较,化工产品进出口却长期处于逆差状况,说明国内过剩存量对外有着极大的依赖性。究其原因,实为出口的多为初级加工、价格低廉、附加值低的大宗化工产品,而对高端、专用、高技术含量化工产品则需要大量进口。这种产品交换的不对称性,决定了国内化工出口贸易的逆差地位。

当前,不仅烧碱、纯碱、PVC、化肥、磷酸盐等传统大宗产品普遍存量堪忧,而且诸多新兴产业如多晶硅、有机硅也开始出现严重过剩。由于存量拥挤,国内市场承载不起,导致大批产品不计成本地向外泄压,如此贸易,自然吃亏不小。

比如,当前我国草甘膦产能仍有年产80万吨规模,相对于全球草甘膦原药需求总量,实属过剩,唯有低价出口。但令人惋惜的是,出口一吨草甘膦原药,换不回美国孟山都公司的一吨农达(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制剂。同样,在食用级磷酸盐添加剂出口上,普遍为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等单体产品,但国内高端食品业所需的食用级复合磷酸盐却对国外依赖性很强,每年需花费高昂代价从国外进口。而复合磷酸盐价格往往是单体的三五倍甚至十几倍。

显然,中低端加工能力处于全球“高峰”,而相关技术水平处于世界“低谷”,这就是国内化工在对外贸易中吃亏的根本原因。如果不扭转这种状况,整个行业还得被自己打造的“高峰”压得难于站立,更遑论科学发展了。

为此,削峰填谷,优化存量是当务之急。为解决存量难题,除了要加大淘汰落后产能之外,更要以高新技术为引擎和催化剂,对过剩行业进行大规模提档升级,通过生产改性、改良等新概念产品,引导与扩大市场有效需求,缓解供给压力。而对现有过剩产业疏导与实施削峰时,应遵循的原则是:瞄准市场新需求,定位产品新材料,采用行业新技术,特别是要瞄准国外垄断的高端产品力图取而代之。

令人欣慰的是,目前国内企业已开始探索实践优化存量,为过剩产能寻求出路。如华谊集团旗下的上海氯碱采用新技术研制出高端CPVC(氯化聚氯乙烯),与传统PVC相比,其管材、管件制品更加坚固,耐冲击力、耐腐蚀性、阻燃性能更高,但其制品比同样规格的黄铜、钢材要轻,价格低廉。该公司CPVC产品横空出世,不仅打破了国外公司长期市场垄断,而且填补了国内每年要花巨资购买这些特殊树脂的“低谷”,可谓一举二得。

可见,就当前化工行业深处困局而言,存量过剩不可怕,可怕的是迟迟寻觅不出破解产能过剩的招数。业内企业应当看到,只要自己能够利用当今先进技术对现有生产工艺进行改造,或许只要做出一点改性、改进,就能生产出有市场、有生命力的新产品来。否则,大家依然在低端产品间打规模战、价格战、出口战,恐怕就难有出头之日了。

所以,削峰填谷,就是将低端落后产能强行削减淘汰,并将部分产能逐步转移到国外垄断的、国内急需的、前途远大的产品上来,从而填补国内所需高端产品存在的产能洼地,实现供需关系的根本好转。

0
-1
收藏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