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南海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

发布时间:2011-01-24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的地质调查成果显示,从传统的石油、天然气到非常规的清洁能源可燃冰,我国南海海域的能源勘探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

中国地质调查局20日发布的调查成果显示,在历时12年取得的油气基础地质调查6项突破中,南海海域就占了其中两项重大突破。首先,通过长排列大容量震源地震采集技术攻关,我国首次获取了海底深部高质量地震反射资料,在初步圈定38个海域含油气盆地,最突出的就是在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首次发现巨厚的中生界沉积地层。南海北部陆坡油气新区调查成果显示出的良好勘探远景,业已吸引了石油公司投资开发决策。在20日下午举行的仪式上,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金发代表中国地质调查局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三大石油公司以及中联煤层气公司等移交油气基础地质调查成果资料。

南海处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澳板块三大板块交汇处,由于复杂的地质作用和演化过程,其北部、西部和中南部形成众多沉积盆地,油气地质条件优越。2002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正式设立《海洋油气新区调查》项目,南海北部陆坡成为我国开展深水区勘探首选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首次海域钻探获取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也是在南海海域,从而证实我国海域存在着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据近日通过审查的《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钻探成果报告》显示,在圈定的11个天然气水合物矿体中,含矿区总面积约22平方千米,矿层平均有效厚度约20米,预测储量约194亿立方米。

可燃冰又名天然气水合物,是甲烷和水在海底高压低温下形成的白色固体燃料,可以被直接点燃。1立方米可燃冰可释放160立方米—180立方米天然气,能量密度为煤的10倍,因此被称为能满足人类使用1000年的新能源,是替代石油、煤等传统能源的首选之一。

0
-1
收藏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