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甘膦困境呼唤集团出现

文章来源:中化新网 发布时间:2011-04-27

面对国内复杂的经营环境、国际贸易商的“低价策略”,草甘膦企业协作应对挑战,通过整合形成集团参与全球农化市场竞争,行业的前途就依旧光明。4 月21日,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主办的2011年草甘膦行业市场与技术论坛在四川乐山召开。与会学者、专家对中国草甘膦行业持续发展达成以上共识。

由于2007年至2008年中国草甘膦产品丰厚的利润,在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 2007年国内草甘膦生产企业42家,到2010年底达到131家、年产能达到100万吨。而全球草甘膦总需求超不过70万吨,市场供求严重失衡。受产能快速扩张影响,国内草甘膦行业竞争激烈,行业整体盈利状况不佳。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副所长顾宝根说,2010年草甘膦出口量 44.80万吨,同比下降3.0%;出口金额10.69亿美元,同比下降8.6%;首次出口量和出口金额同步下降。2010年草甘膦进口全部为制剂达 1.09万吨,同比增长11.8%;进口金额为0.34亿美元,同比下降4.4%。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周纯主任说,孟山都公司针对中国草甘膦主要出口市场,调整全球营销策略,在美国、阿根廷、东欧等市场实施“低价销售策略”。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伟认为,一些不利因素已经逐渐演化为中国草甘膦行业发展潜在风险:一是孟山都公司针对中国出口市场继续实施“低价策略”,以及以中国草甘膦存在反倾销危险为借口,企图通过价格和反倾销“双管齐下”的手段,迫使中国草甘膦从部分国际主要市场退出;二是国内不同地区对草甘膦企业“三废”治理的标准和监管措施不一致,导致行业内竞争不公平;三是近年来全球兴起的抗多元除草剂转基因种子的研制和发展,跨国公司能够设置技术壁垒,制约国内草甘膦行业的健康发展。如果行业不能有效化解这些因素,未来几年内草甘膦产业将遭受重创。

针对目前全行业亏损,部分企业关停的状况,王伟建议通过购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形成几家10万吨左右产能规模的大型农药集团,参与全球农化市场竞争。此外,10%草甘膦产品退出市场,草甘膦“三废”排放标准提升、草甘膦税收政策调整以及草甘膦项目投资审批等都要全面趋紧。提高草甘膦行业的进入门槛,为行业创造公平、公正、有序的经营环境,进而推动草甘膦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罗海章理事长说,中国有强大的草甘膦生产能力,有充足的原料资源,强有力的产业政策支持,联合协作的集团能力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国草甘膦行业前途依旧光明。

来自商务部、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浙江新安化工集团、四川乐山市福华农科投资集团等国内外相关部门、科研单位及企业的200多位代表出席了此次论坛。

0
-1
收藏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