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济绿色产业链条正拉长

发布时间:2014-04-17
走进曹妃甸,了解曹妃甸,才发现,这里不仅有映入眼帘的绿意,在看不见的地方,一条以绿色发展为基调的循环经济链条,正在为曹妃甸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让这里活力无限。而且,更高层次的循环经济形式——不同企业之间的循环链条,正在曹妃甸不断拉长。

 

走进曹妃甸,了解曹妃甸,才发现,这里不仅有映入眼帘的绿意,在看不见的地方,一条以绿色发展为基调的循环经济链条,正在为曹妃甸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让这里活力无限。而且,更高层次的循环经济形式——不同企业之间的循环链条,正在曹妃甸不断拉长。

站在北控阿科凌曹妃甸海水淡化有限公司院内,向西望去,码头上的门座式起重机非常清晰。“向西走1.4公里就是大海,水泵吸取负9米地方的海水,再经过淡化处理,水质很好。”该公司运营负责人周海燕介绍,阿科凌项目是曹妃甸海水淡化的中试项目,目前每天运行一套设备,淡水产量为1吨。海水经过复杂的过滤系统,46%变成淡水,其余54%成为浓盐水。

这些淡水通过管道流进一路之隔的华润电力有限公司一期,用作发电冷却水;浓盐水则成了新岛化工的生产原料,用以提炼溴、钾等化工产品。

将来,随着首钢二期、华润二期等项目的实施,阿科凌项目将满负荷运行,日产淡水5万吨。与中试的模式一样,淡化海水一部分将输送至华润电力,华润电力则会把发电中产生的蒸汽余热输送到海水淡化项目,用加热法生产淡水。“你看,那里留着一个口,是华润热电预留的余热输出口。”顺着周海燕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了正对着阿科凌厂区的管道口。而浓缩盐水将成为三友化工的“宝贝”。该企业有意向投资40至60亿元,建设饱和浓盐水项目,生产纯碱、烧碱。项目建成后,三友化工成本将降低,生产规模也将扩大。

在阿科凌厂区的北侧,有一片约900亩的空地。“这是日产百万吨海水淡化项目的预留地。”曹妃甸工业区管委会副主任朱越杰说,这些水将跨越二百多公里,作为北京市的战略水源保障,解决首都一部分淡水需求。

这条不同企业之间的循环链,仅仅是曹妃甸打造“中循环”的一个缩影。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曹妃甸的财气、人气不断聚集。2013年,全年共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70个,总投资2500亿元,当年完成投资650亿元。海清源反渗透膜制造、首钢三冷轧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LNG码头建成并向京津唐地区供气,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等一批项目成功签约。

目前,在曹妃甸工业区,已经形成港口物流园区、钢铁电力园区、化学工业园区、装备制造园区、综合保税区、新兴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7个产业园区。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建设步伐加快,曹妃甸已进入产业加速聚集期。在这个过程中,曹妃甸作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正在按照全新规划、动静脉产业结合、运用高科技发展高效循环经济体系的思路,全力打造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增长快的新型工业化模式,为曹妃甸自身发展、唐山经济转型,乃至整个河北沿海经济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循环经济重在算“大账”,算“长远账”,在眼前的“钱景”和长远的“前景”之间取舍,曹妃甸努力践行着科学发展观。

0
-1
收藏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