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能源展望2015执行摘要

文章来源:国际能源署 发布时间:2015-12-07
《WEO-2015》采用情景分析法对到2040年的能源行业发展进行了展望,并提供了众多案例研究,对全球重大能源问题提供洞见。

自从去年的World Energy Outlook(英语简称“WEO”,中文译名《世界能源展望》)发布以来,在过去的12个月时间里,全球能源行业出现了众多变化的信号。油价暴跌,世界上许多地方的其他燃料价格也紧跟着下跌。包括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在内的多个国家趁着油价下跌之际继续减少化石能源补贴。中东地区出现动荡之际,伊朗(世界上油气资源储量最大的国家之一)重返世界石油市场的道路日渐清晰。中国进入了一个能源强度大幅降低的发展阶段,其在驱动全球趋势中的作用也在改变。可再生能源占2014年世界新增发电容量的几乎一半。世界范围内,强制性能效法规的监管范围已覆盖全球能源消费的四分之一以上。2014年的数据还出现了一个积极的迹象,二氧化碳排放和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出现脱钩,区别于之前两者之间呈现的明显关联。在世界各国为至关重要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峰会(也称为“第二十一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英语简称COP21)及后续会议进行筹划之际,政策制定者、业界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要清楚了解能源行业如今的发展状况,要明白哪些变化是暂时的或周期性的,哪些变化是持久的,未来会有什么风险和机遇,以及可以采取什么措施使能源系统更加安全与可持续,这从未如此重要。《WEO-2015》采用情景分析法对到2040年的能源行业发展进行了展望,并提供了众多案例研究,为上述所有问题提供洞见。

尽管在COP21召开之前做出的保证许诺将为建设更加低碳、更加高效的能源系统注入新的活力,但依然无法改变全球能源需求不断增加的格局。在我们的“中心情景”中,到2040年时全球能源消费会增加三分之一,主要是由印度、中国、非洲、中东和东南亚的需求驱动。全球能源消费增量全部来自非经合组织国家,而经合组织国家随着人口和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能效提高,其能源消费总量从2007年的峰值开始下降。欧盟(到2040年下降15%)、日本(下降12%)和美国(下降3%)引领着能源消费下降的趋势。筹备COP21为未来能源政策取向提供了丰富的指导信息,我们的中心情景对COP21承诺中关于能源的部分进行了介绍,分别对各国的情况进行了评估。这些政策取向为许多国家的低碳燃料和技术发展提供了推动力,将把非化石燃料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从现在的19%提高到2040年的25%。在各种化石燃料中,天然气碳强度最低,是唯一份额将增加的化石燃料。

中国重新调整全球能源需求的引擎

中国转向能源强度更低的发展模式对全球能源发展趋势具有重要影响。中国在能源世界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我们的展望期内中国即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又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其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容量比其他任何国家都要高;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其天然气市场也大过欧盟。中国到2040年的能源需求总量几乎是美国的两倍。但是经济结构调整,偏重于服务业而非重工业发展(钢铁和水泥产能都有可能已在2014年达到峰值),意味着与过去25年相比,单位经济增长所需的能源将降低85%。政策选择也在改变中国能源系统的面貌及其发展步伐。中国将于2017年引入涵盖电力行业和重工业的碳排放交易方案,这将有助于抑制对煤炭的需求。在2005年时,中国只有3%的能源消费需要满足强制性能效标准,如今,中国有大约半数的能源消费需要满足强制性能效标准。而且,持续的能效提高和风能、太阳能、水电和核电等低碳能源使中国的排放增长放缓,到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

印度站在了世界能源舞台的中心

印度是《WEO-2015》深度分析涉及的主要国家,其在全球增长中的占比最大,占到全球能源需求增长的大约四分之一。目前,印度人口占全球人口的六分之一,是第三大经济体,但只占全球能源消费的6%,有五分之一的人口(2.4亿人)依然没有用上电。印度已制定多项政策加速其现代化进程,(通过“印度制造”计划)发展其制造业基地,其人口和收入不断增长,到2040年时印度城市人口再增加3.15亿,正进入一个能源消耗持续快速增长的时期。电力和工业对煤炭的需求猛增,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增加到将近一半,使得印度成为全球煤炭消费增长最大的国家。石油需求增长比其他国家都要高,到这一时期末将会接近每天1000万桶。印度加速推广低碳技术,但其新建大型水坝或核电厂的步伐还不确定,所以要大力依靠太阳能和风电(印度在这些领域具有潜力,且雄心勃勃)才能实现到2030年非化石燃料装机占电力行业40%的承诺。

满足印度的能源需求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本,而且要持续关注对能源安全和环境的影响。要实现到2040年的能源供应估计需要2.8万亿美元投资,大力推进印度能源监管框架改革对于保障所需投资至关重要。其中四分之三的投资需投向电力行业,其规模几乎需要翻两番才能满足预计的电力需求,但现在依然受到配电企业电网线损高和财务状况差的困扰。煤炭供应的增加使印度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煤炭生产国,而且到2020年时印度会超过日本、欧盟和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进口国。石油生产远落后于需求增长,使得石油进口依存度到2040年时超过90%。迅速扩大的能源工业会加重本已严重的水污染和本地空气污染问题:采用综合的土地利用和城市化政策(“智慧城市”倡议)、加强污染控制、推进技术研发、关注能源效率能够缓解这些风险,避免锁定在低效的资本存量上。

随着市场消化过度供应,油价会上涨,但是风险依然存在

石油市场的调整很少是平稳的,但是在我们的“中心情景”中,市场在2020年时会实现再平衡,届时油价将达到80美元每桶,此后油价会进一步上涨。到2020年时,需求会逐步恢复,年均增加90万桶每天,到2040年增加到1.035亿桶每天,届时需求会受到价格上涨、逐步取消补贴(前提是即便油价回归改革势头也依然不变)、能效政策和改用替代燃料等因素的影响而趋于平缓。到2040年,美国、欧盟和日本的石油需求总量会下降大约1000万桶每天。就供应而言,当前上游开支下降,估计2015年的下降幅度超过20%,这导致非欧佩克(欧佩克是指“石油输出国组织”)产油国的总产量在2020年前达到峰值,在略高于5 500万桶每天的水平。欧佩克国家的产量增长由伊拉克和伊朗主导,但是两国都面临一些重大挑战:伊拉克存在不稳定的风险,而且基础设施和管理体系薄弱;伊朗(假定制裁完全取消)需要确保所要求的技术和大规模投资到位。要补偿现有油田产量下滑的情况,将未来产量保持在与现在持平的水平,全球上游石油和天然气投资每年需要6300亿美元——这是过去五年该行业平均每年花费的总量。目前的过剩供应并不是对石油市场安全自满的理由。

致密油投资周期短,并且能够对价格信号做出快速响应,这正在改变石油市场的运作模式,但是美国的致密油资源开发强度最终会推高其价格。尽管美国致密油产量短期受挫,但是随着价格回升,在技术持续改进和效率持续提高的情况下,其产量上行态势将会重现。但是随着运营商将“甜点”(高产区)开发殆尽从而转向产率较低的区域,致密油的崛起最终将会受限于不断上涨的生产成本。美国致密油产量会在21世纪20年代初期达到高原期,略高于500万桶每天,然后逐步下降。

如果油价长期保持在较低水平,意味着什么?

不能排除低油价将持续更长时间。在低油价情景中我们探讨了低油价要保持更长的时间需要满足的条件,以及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对于整个能源行业意味着什么。在此情景下,油价会保持在将近50美元每桶,一直持续到这十年的结束,然后到2040年逐渐回涨到85美元每桶。这一发展轨迹是基于如下假设:近期全球经济增长速度较低;中东局势更加稳定,欧佩克生产策略不变以保障其在石油市场中较高的份额(并且使石油价格维持在捍卫石油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地位的水平);弹性更强的非欧佩克供应,主要是美国的致密油。在交通运输行业的驱动下,需求会上涨,到2040年时会把石油消费推高到1.07亿桶每天,这一情景的持久性依赖于握有低成本资源的石油大国是否有能力、是否愿意提高产量,使其产量高于我们的中心情景中预计的产量。在低油价情景中,中东在石油市场中的份额最终会比过去四十年任何时候的份额都高。

尽管欧佩克石油产量增加,但和我们的中心情景相比,欧佩克的石油出口收入却要下降四分之一,这将加重石油市场长期朝这一方向变化的可能性。低油价对于消费者而言并不全是好消息。对从中东进口原油的依赖增加,如果投资枯竭价格便会猛烈反弹,这些都会抵消经济收益。如果价格太低无法提供必要的供应投资,对天然气供应安全的担忧将会加剧。只要政策制定者坚定不移地提供必要的市场规则、政策和补贴,油价降低本身对电力行业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技术不会产生很大影响。常规交通运输燃料价格降低使生物燃料倍受打击,电动汽车和燃气汽车的推广以及投资更高效的技术的激励也是如此。在低油价情景中,回报期延长意味着相比中心情景,世界会错失几乎15%的能源节约,减少价值大约8000亿美元的轿车、卡车、飞机和其他终端用能设备的能效提高,延缓迫切需要的能源转型的节奏。

天然气发展不会一帆风顺

在可以取代碳强度更高的燃料或能够支持可再生能源并网的情况下,天然气非常适合逐步低碳化的能源体系:其消费增加了几乎50%,使其成为化石燃料中增速最快的。中国和中东是天然气需求增长的主要中心,两者都正在成为比欧盟更大的消费者。欧盟的天然气消费不会再回到2010年的峰值。北美天然气价格已然很低,在其他地方,由于供应充足和与油价合同挂钩,价格也被拉低,因此在展望近期有大量具有价格竞争力的天然气寻求买家。但是天然气长期扩张的程度受到能效政策的约束(特别是在建筑部门),在发电方面受来自可再生能源竞争的约束,(在某些国家)还受来自煤炭竞争的约束;如果当前低价环境中推迟的投资使21世纪20年代的市场趋紧,则可能进一步受限。全球需求增量的五分之一是通过资本密集型的天然气管道或液化气项目进行长距离运输的天然气。控制好这些项目的成本(而不是像近期的很多项目出现超出预算的情况)对于天然气未来的竞争地位至关重要。甲烷是一种对气候影响强烈的温室气体,供应管道沿线会排放甲烷。如果没有整合的政策行动处理这些泄漏,天然气的环境效益就会大打折扣。非常规天然气占全球天然气供应增长的60%左右,但页岩气革命的发源地——北美之外的开发进程是较为缓慢的、不均衡的。中国的非常规天然气增长步伐是市场上的一大不确定因素:鼓励非常规天然气开发的政策已落实到位,预计到2040年时产量会超过2500亿立方米,但是地质条件复杂,水资源有限,在一些关键的资源富集地区人口密度大,还存在与定价、资源准入和国内管线相关的监管问题,这些都会对其产量非常快速的增长产生不利影响。

煤炭前景动荡

煤炭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份额已经从2000年的23%增加到现在的29%,但是煤炭迅猛发展的势头正在减退,其命运在逆转。煤炭行业一度预期煤炭需求会继续保持强劲增长,特别是在中国,这引发了近年来的煤炭供应投资热,但世界的煤炭消费却远没有跟上,从而导致了产能过剩,价格暴跌。在过去十年中,煤炭占到全球能源需求增量的45%,而到2040年的进一步增长只有10%左右靠煤炭,这主要是由于印度和东南亚的煤炭需求将增长至三倍(东南亚能源展望会在单独的WEO-2015特别报告中进行介绍,于2015年10月份发布)。由于煤炭利用面临着强烈的政策“顶头风”,预计同期经合组织的煤炭消费会下降40%:到2040年时,欧盟的煤炭消费会降低到当前的三分之一左右。现在中国正在成为煤炭市场的一个不确定因素,原本我们的预计是中国煤炭需求将达到峰值,然后缓慢下降,现在看可能有更多的下行风险。到2040年,亚洲煤炭消费预计占到全球煤炭消费的五分之四。在我们的中心情景中,煤炭依然是许多国家电力系统的主要能源。然而,要使世界各地的煤炭持续利用与严苛的环境政策兼容,就必须以最有效的方式对其进行利用,并且要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减少空气污染,而且要示范可以对二氧化碳进行安全、经济有效的捕获和封存。

电力行业引领低碳化

电力在许多终端用能行业的份额都在增加,到2040年时,电力会占最终能源消费总量的四分之一;电力行业引领着能源系统低碳化的发展道路。非经合组织国家占新增电力需求的八分之七。到2040年时,每投资1美元用于新建电厂,其中就有60美分花费在可再生能源技术上,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会增加约8300太瓦时(TWh)(占总发电量增量的一半以上),这相当于如今中国、美国和欧盟的化石燃料电厂加在一起的发电量。其最终结果是煤炭在全球电力结构中的份额从41%下降到30%,非水可再生能源增量类似,而天然气、核能和水电总体保持了现有的份额。到2040 年时,可再生能源发电在欧盟的份额会达到50%,在中国和日本会达到大约30%,在美国和印度会超过25%:相比之下,在亚洲之外煤炭在电力供应中的份额不足15%。尽管技术更加昂贵,化石燃料价格不断攀升,但在多数地区,相对于GDP而言,电力必将变得更加廉价。随着更多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核能和更加高效的火电厂,到2040年时,发电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速只有发电量增速的五分之一;而这在过去25年是一比一的关系。为实现这些预期,到2040年时,世界需要增加的装机容量比如今全球的装机总容量还要多,但是由于要并入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电力,容量平均利用率反而会下降。这在很多国家引发了一些问题,需要什么样的适当市场机制才能为发电和电网提供必要的投资。

能效措施蓄势待发

要把到2040年的世界能源需求增长限制到三分之一,能效将发挥关键作用,同期全球经济增长150%。中国和印度(跟随日本强制能效标准步伐)的强制性目标已经把全球能效法规对工业的覆盖率从2005年的3%增加到现在的超过三分之一,而且从现在到2040年此类能源政策将继续扩大其覆盖范围和效力。在经合组织国家,能效措施把需求增长减少为没有此类措施的情况下的60%。但是我们的中心情景还远远没有完全释放能效提高的潜力。我们估计,2030年全世界新购设备的能效会再增加11%,所节约能源的平均成本是300美元每吨油当量,远远低于1300美元每吨油当量的加权平均能源价格。目前只有美国、加拿大、日本和中国对卡车和重型货运车辆的能耗进行监管,欧盟也计划出台相关规定:更广泛的地域覆盖和更严格的标准可以把2030年时新卡车的石油需求削减15%。改变产品设计、进行再利用和循环利用(“材料效率”)也会提供巨大的节能潜力;对于能源密集型产品,比如钢铁、水泥、塑料或铝,到2040年时,材料的高效利用和再利用节约的能源可以是生产过程中能效措施带来的节能量的两倍。

行进的方向在改变,但目的地依然不是2摄氏度

尽管COP21助推了政策意愿之转变,但还需加强力度以避免气候变化带来的最差影响。有众多明显迹象表明,迫切需要的全球能源转型正在进行中,但其步伐尚不足以持久逆转二氧化碳排放不断攀升的态势。在我们的中心情景中,低碳技术的年度投资会增加,但是到2040年累计7.4万亿美元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只占全球能源供应投资总额的大约15%。虽然电力供应低碳化稳步发展,但终端用能行业却没有出现类似的迅速转变,在这些行业,取代作为工业燃料的煤炭和天然气,或作为交通运输燃料的石油更加困难和昂贵。其最终结果是,现在制定的能源政策会导致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增长放缓,但是不会与经济增长完全脱钩,也不会实现满足二摄氏度目标所需的排放绝对减少。2015年6月发布的WEO特别报告《能源和气候变化》表明了还可以开展哪些工作,在不产生净经济成本的情况下到2020年与能源相关的排放可以达到峰值——如果要让二摄氏度限制目标依然可行,下述步骤就十分必要:

提高工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能效;

逐步减少低效燃煤电厂的使用,并禁止新建低效燃煤电厂;

把电力行业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投资从2014年的2700亿美元增加到2030年的4000亿美元;

到2030年时逐步取消对终端用户的化石燃料补贴;

减少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中的甲烷排放。

0
-1
收藏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