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容器设备之前,想想这八件事有没有做?

文章来源:流程工业 发布时间:2017-03-15
对于化工连续性生产,每一设备容器都分别起着一定的贮存、反应、运送、加工等作用,某一部位发生问题就会带来连锁反应。

1、必须申请办证,并得到批准

对于化工生产一般都是连续性生产,每一设备容器都在生产工艺中分别起着一定的贮存、反应、运送、加工等必需的作用,而互相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某一部位发生问题就会带来连锁反应。设备、容器内往往由于生产情况的变化及本身的条件所限,情况十分复杂,检修工若盲目进入,就会发生事故。特别在系统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对其中某一设备、容器进行检查、修理,更易发生事故。

凡违章进入各种容器、设备内进行任何工作,均可能发生人员窒息、中毒、灼伤或容器内着火爆炸等事故。为了切实保证进入容器、设备内工作人员的安全,首先必须按制度规定办理进入容器、设备作业证并得到批准。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作好以下几项工作。

1、根据工作的具体内容确定工作方案和安全措施,并使这些措施得到落实。

2、保证人员要进入的容器、设备能与生产系统切断,并及时通知有关人员作好相应准备工作。

3、对将进入容器、设备的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交待和安全教育。

4、做好严密的安全组织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并指定专人监护。

在申请和批准进入容器设备的过程中,签署和填写进入设备、容器的作业证,只是一种形式,关键在于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因此,各有关人员不应草率行事、随意马虎填写,而应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审批人员不能形式主义地签名,而是要到现场检查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然后签署批准“进入设备容器作业证”。

2、必须进行安全隔绝

安全隔绝主要是将人员要进入的工作场所与某些可能产生事故的危险性因素严格隔绝开来,即切断容器、设备与物料、水、气、电、动力等部分的联系,以防止人员在容器内工作时,由于阀门关闭不严或误操作而使易燃、易爆、有毒介质窜入设备容器内及由于未切断电源而造成各种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这方面的事例是相当多的。

化工生产在容器管道内对物料、水、气等隔绝视具体情况(压力、物料性质、检验时间等)分别采用关严阀门后,加盲板和拆除管线的方法。通常情况均采用盲板进行隔绝,因它操作方便,安全可靠。若容器内部动火或长时间检修时,可拆卸一段和被修容器相连的管道,但对生产系统相连的一端管口,也应盲死。决不允许单纯加水封关阀门来隔绝。

对机电传动设备的隔绝,电源应拉下电闸并挂牌禁止启动,也可将电闸加锁、拆除熔断器,由检修者保管或派人监守。对动力部分要将传动部分拆下,如用皮带传动的可将皮带拆下。

对在设备容器内动火的安全隔绝,除以上隔绝外,还应作好和周围设备容器、各种易燃物的安全隔绝。对较深的容器还要考虑分层隔绝,防止高空坠落工具或其他物体,打伤底部工作人员及高处火星坠落引起事故。

由于化工生产中安全隔绝以抽堵盲板方式应用多而广泛,而且管道内容器内存有压力和危险物质,又多在高空进行,故在进行这项工作时要注意:

(一)工作前必须将容器管道内的压力、物料放尽,温度降到60℃以下,并注意防止形成负压,确保内部无余液(化验证实)、余压。

(二)两米以上作业应搭脚手架或平台,系好安全带。进入盛装有毒有害物质的设备时,工作人员应戴合适的防护用具。工作时间长,要轮换作业。

(三)凡在禁火区域或危险介质的管道、设备拆卸法兰时不准用铁器敲打,且在规定距离内严禁动火,应该使用防爆工具。

(四)螺栓的拆卸应缓慢进行,每隔一两个松一个,确认无危险后方可全部卸下,在抽盲板部位要挂“盲板”牌的标志,中低压盲板应留有手柄,手柄上留有一孔,作为起吊及盲板标志之用。

(五)抽堵盲板应按盲板图进行,同时要建立抽堵盲板记录台帐,注明抽堵时间地点、盲板规格、抽堵人员姓名等。盲板图由项目负责人掌握,任何人不得随意变动。

(六)对可能产生压力部位处的盲板,其厚度应经计算选用。低中压盲板应用煤油渗漏检查。对高压盲板,使用前还应对板材进行强度验算和无损探伤。

(七)要严防在拆卸法兰、抽堵盲板过程中由于误操作或其他原因而使危险物质突然窜出。

(八)对剧毒装置必须先清洗、置换。而后再抽堵盲板。

3、必须切断动力电,并使用安全灯具

4、必须进行置换、通风

容器通常在泄料后,内部仍残存部分物料。对易燃、易爆物质来说,当容器在密封状态工作时,里面基本没有空气,不会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一般是没有危险的。当泄料后,容器打开,空气进入器内,由于残料挥发,与易燃气体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此时如遇火源,便会发生爆炸。

对一些剧毒、有毒物质,容器内即使只有很少一点的量,也是足以致人死亡的。所以,进入设备容器必须先经过置换、通风并经取样分析合格后,人员才能进入。

置换一般是将物料泄尽后,用惰性气体(如氮、二氧化碳、水蒸汽、烟道气等)充灌于容器内,将原有残留的危险性物质驱赶排出,然后根据容器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洗涤液进行冲洗,一般用水或热水(特别是有机物)蒸煮或用蒸汽经一定时间的吹扫,最后再通入空气。置换时要注意。

(一)置换前必须做好置换方案,绘出置换流程图,以免遗漏。

(二)置换冲洗时要特别注意弯头和死角。用水清洗贮槽等容器时,要让水灌满,并让水从顶部孔口溢出。

(三)设备内如积存有易燃、易爆和易引起中毒的沉淀物,置换后不得关死,要保持空气流通,防止挥发性物质超过容许浓度。必要时可用强制通风的方法。

(四)置换后应进行取样分析,取样点应置于置换系统的终点;有时须取上、中、下三部位,取样时间不得早于工作开始前30分钟;分析样品须保留到工作结束后方可放掉;分析结果应有纪录,经分析者签字后生效。

置换和通风对防止事故发生有很大关系,在这方面的事故教训也是很多的。

5、必须按时间要求进行安全分析

案例

2000年4月14日,某化肥厂检修碳化回收清洗塔,用清水置换后分析合格,在塔内多次动火未见异常现象。最后在检修该塔泡罩动火时发生爆炸,炸死电焊工一名。原因是泡罩内积的原料气,检修过程中翻动泡罩,原料气逸出,遇明火爆炸

6、必须佩戴规定的防护用具

进入容器设备内工作的危险性因素是很多的,尽管我们采取了很多消除措施,但是仍有一些不安全因素无法排除干净或难以予见。 如:制酸企业进入酸罐、酸塔、管道的检修,其酸泥、酸雾无法清除干净;某些有害有毒物质因动火高温的二次挥发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工作人员佩戴规定的防护用具是防止自身免遭危害的最后的一道防线。因此,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用具主要用来防尘、防毒、防腐蚀、防触电、防高空坠落,防物体打击等。因毒物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以烟、尘、雾、气的形式,通过皮肤和呼吸道进入人体,有些物质还会直接对眼、皮肤造成伤害。我们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具后,就可防止这种伤害。个人防护用具很多。下面主要介绍其中的几种

(一) 防护服

1、防尘服:通常以致密的棉布或绒布制成,配有遮盖或风帽、披肩或头巾和鞋罩盖。领口、袖口、裤脚须扎紧,并有防尘、防沙面罩。

2、防侵蚀服:一般采用橡胶或聚乙烯薄膜制成,毛制品、丝织品也可以。对四肢防护常用橡胶长靴及手套,并有防护面罩。

3、防烧灼服:一般为石棉布工作服,皮革工作服,皮鞋等。

(二)防毒面具

防毒面具主要用来防止有害气体、蒸汽和气溶胶经呼吸道进入人体。防毒面具按其原理可分过滤式(净化式)和隔绝式(供气式)两类。它们各有自己的防护范围和适用时间,必须根据容器设备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用。

容器内工作情况十分复杂,因此必须按照具体情况选用佩戴规定的防护用具,以免人体受到伤害。下面通过几个具体事例,来看佩戴规定的防护用具的重要性。

7、必须有人在器外监护,并坚守岗位

人员进入容器设备内工作,除由于存在易中毒、易窒息、易触电等危险因素外,加之人员进出困难,联系不便,因此而造成发生事故后不易被发现,导致事故危害性的扩大而造成伤亡事故,这就需要有人在器外进行监护。一般来说,监护人主要责任有如下几点:

1、检查是否办理了申请、批准手续,作业证中填写的安全措施是否和现场一致,并切实落实。

2、工作人员身体状况是否适合工作要求,对安全措施、工作任务是否明确。工作人员使用的安全带、防护器具,是否齐全、符合要求。

3、架子、梯子、栏杆是否合乎要求,照明是否符合规定。

(二)监护人应该对监护人的安全监护负责。工作前,必须规定联系信号,否则不准开始工作。监护人有权监督和要求被监护人执行安全措施。如发现违章作业,应立即停止其工作。

(三)监护人对安全措施还未落实或尚不完善的危险作业,应督促改进,经提出后,如仍不改进,应拒绝参加监护工作,并报告部门负责人。

(四)监护人必须注意严禁用电动的电车,吊车,卷扬机等电器设备作起吊作业人员的工具,因为在停电时,作业人员就无法从毒区退出。

(五)监护人必须选择适当的监护地点,注意自身防护。同时应做好处理事故的一切准备工作,不许脱离现场,不准参与施工作业,

(六)当作业人中发生意外时,监护人员应带好防护用品,采取科学的方法,给予有效的抢救。严禁不讲科学,盲目蛮干而使事故扩大。

(七)监护人员一般应有两人担任,对时间长,需要倒班监护的工作,应增加人员并轮换进行。但交接必须清楚,监护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抢救经验,年老体弱者不能担任。

(八)监护人对保证进入容器人员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疏忽这一点,就要受到惩罚。

8、必须有抢救后备措施

进入容器、设备内的作业情况复杂,稍有疏忽,就可能有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而备有抢救后备措施,正是为了在这种情况下,能及时、迅速、正确的把受伤者从容器中救出并进行急救和对事故现场进行处理。这对挽救伤病员的生命、减少事故损失,创造了良好条件。否则,由于抢救措施不力,贻误抢救时间,就会造成事故伤亡损失的扩大。

0
-1
收藏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