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条万吨Lyocell纤维生产线建成

作者:杨扬 李瀚宇 文章来源:中化新网 发布时间:2017-08-31
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整体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具备产业化快速推广能力。

8月29日,由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和中纺院绿色纤维股份公司共同承担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指导性项目——“1.5万吨/年Lyocell纤维(溶解性纤维)产业化成套技术的研究开发”在河南省新乡市通过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鉴定委员会一致希望加快推广此项Lyocell纤维国产化成套技术,开发系列产品,促进我国纤维素纤维产业健康发展。

由中国工程院孙晋良院士、蒋士成院士、俞建勇院士和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玉萍等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形成了工艺、装备、安全、自动化控制和工程技术系统一体化集成创新的万吨级Lyocell纤维产业化成套技术。并建成首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全国产化的1.5万吨/年Lyocell纤维生产线,实现了全线连续稳定运行,具备了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和产业化快速推广的技术能力。

该项目总负责人、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院长庄小雄告诉记者,Lyocell纤维的产业化技术一直被公认为是化纤行业的高难度技术,曾经被国外公司垄断。

Lyocell纤维由国际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标准化局(BISF)命名,它是以树木、竹子、秸秆等天然纤维素浆粕为原料,以NMMO为溶剂,采用封闭式的溶解、纺丝、溶剂回收工艺流程制备的一种新型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它的生产过程对环境无任何危害。之前, 国际上真正实现Lyocell纤维产业化的只有奥地利兰精公司,具有年产21万吨的生产能力。

庄小雄说,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从1998年开始,开展新溶剂法纤维素纤维的研究。项目团队从实验室小试、千吨级中试到万吨级产业化,系统研究开发了浆粕混合、溶胀、溶解、纺丝和溶剂回收等全流程工艺技术,自主研制开发了系列专用设备,解决了物料输送、计量、在线控制等多项工程化放大的技术难题,历经18年,最终实现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国产化万吨级Lyocell纤维的产业化,建成了全国产化的、国内首条1.5万吨/年Lyocell纤维生产线。从今年7月17日项目全线开车试运行至今,已实现全线达产、连续稳定运行,产品指标优异,并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蒋士成院士认为,该项目在溶剂回收、MVR应用等方面有非常多创新的地方。他希望发挥现有产能的余量,并通过规模化继续降低投资成本;进一步优化工艺,提高节能降耗水平;要注重对市场的应用开发,走产品多元化差别化之路;在原料来源方面可以更丰富。

俞建勇院士认为,该项目基础扎实,创新性突出,工程化水平很高,集成性强,是中纺院多年来工程集成能力的集中体现。同时,通过多年来项目研发和产业化历程,已经培养出一支专业的工程化队伍,这对后期放大规模至关重要。他希望项目继续加强基础研究,在整体能耗水平和产品性能上实现进一步突破。

孙晋良院士高度评价了项目整体实施情况。他建议要进一步加强基础工作研究,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尤其是注重市场研究和多元化产品开发。

中纺院上级主管单位、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周明春说,该项目是中纺院科研人员多年来心血的结晶。在市场充分竞争的条件下,要积极占领科研的制高点,同时快速实现产业化新突破。通过科工贸一体化、产学研一体化将项目发展到更高水平。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陵申告诉记者,该项目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推动我国绿色纤维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是我国纤维强国建设的重要标志。

李陵申表示,具有性价比很重要,但竞争优势更重要,在开发的过程中应注重品种的多元化与市场拓展,实现项目在应用领域的丰富、完善和推广。希望项目团队能够与中纺联共同携手,推进Lyocell纤维在国内外市场的应用与推广。

0
-1
收藏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