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打破“环保停产影响经济发展”这一伪命题

文章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7-09-26
近期,德国企业舍弗勒在网上发布求助函,以零部件断供将造成三千亿产值损失为由,要求环保部门对一家因环保原因关停的供应商网开一面。

此事发酵过程中衍生出“环保冲击实体经济”的论调。这种论调其实是个伪命题,环保关乎国计民生,对环境违法行为绝不能让步。

9月18日晚间,舍弗勒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发布的一封紧急求助函称,该公司唯一在使用的滚针原材料供应商上海界龙公司,突然书面通知舍弗勒,由于环保方面原因,上海浦东新区川沙镇政府自9月10日起,对该厂采取了“断电停产、拆除相关生产设备”等措施。

按照舍弗勒的说法,根据公司对相关客户的排查,发现滚针的断货将导致49家汽车整车厂的200多个车型从9月19日起开始陆续全面停产,并称“理论上这将造成中国汽车产量300多万辆的减产,相当于三千亿人民币的产值损失,局势十万火急”。

“300万辆汽车”和“3000亿人民币”的数字,很快在网上引发关注,甚至出现了一些“环保冲击实体经济”的声音。

舍弗勒在求助函中表示,希望相关部门在不违反环保法规的前提下,允许界龙公司继续为其提供3个月的原材料供应,保证供应商切换需要的准备时间。

很多不明真相的网友纷纷跑去斥责上海政府乃至中央正在推行的“高标准”环保政策是“不计后果”的“一刀切”,更有人在嘲笑和否定中央的环保政策。

可是,根据有关部门调查后却发现事情的真相绝非这些网民所臆测的这般。

真相:企业环评机制缺乏

上海界龙金属拉丝有限公司,是上海浦东新区川沙新镇本地的龙头企业和纳税大户“界龙集团”下属的一家子公司。

然而,这家已经经营了30年的金属拉线企业,却存在一个致命的问题:没有环评!

“我简单的和你说吧,我们没有环评”,上海界龙金属拉线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在面对采访时,就这样直白地说到。

这位工作人员还进一步介绍说:“也就是说,我们开这个企业都要有环评才能生产,所以我们现在等于是违法生产”。

不过,她也表示没有环评其实是老厂的“历史遗留问题”,后来相关部门曾经要求过,但不知为什么这事他们厂一直没有人再跟进下去。

去年底,中央第二环保督查组却来到了上海开始进行环境督察,并在今年4月12日向上海市方面反馈问题时,指出了上海在水环境治理、垃圾处理以及执法监管层面存在的问题,而其中最首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水环境治理

而就在这次反馈之前的2天,上海界龙金属拉丝有限公司还偏偏因排放的污水水质超标,被当地城管执法局处罚过。

而且,这家金属拉丝厂至少从2015年起也一直是上海浦东环保局的“重点监管企业/污染源”了…

所以,前面提到那位界龙金属拉丝公司的工作人员就表示,这次厂子被停产以及设备也被拆除,与中央第二环保督查组的到来有很直接的联系:“没有环评的重污染企业必须关掉”。

另外,她还说,由于厂子处在上海迪士尼园区的周边,所以原本当地也已经让包括他们在内的一众工厂准备搬迁。只是后来中央环保督查组又把他们直接列入了停产的名单,这才有了9月10日的停产。

至于何时通知他们关停的,这位工作人员表示搬迁的事情已经说了一段时间了,关停则是停产前2-3天通知的。

那么,相信大家读到这里后应该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界龙金属拉丝厂被关停既不“突然”也不是“一刀切”,而是“积重难返”。

“治污影响经济发展”是个伪命题

必须要承认,今天生态环境保护的许多矛盾,往上追溯都是经济发展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从前过多依赖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过多依赖规模粗放扩张、过多依赖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发展模式。于是就有一种声音认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天然矛盾。毋庸讳言,如果将目光局限在眼前,局限在这3000亿元,舍弗勒等企业势必会付出相应代价;但如果放眼未来,将3000亿元的产值放大到3万亿、30万亿,就会发现环境保护是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事业。反过来说,对舍弗勒而言,如今的焦头烂额,何尝不是在为过去的生态欠债补偿,为未来的生态潜力投资?

铁腕治污没有妥协

有些人以“环保会使我们国家重蹈南非的覆辙”的言论抵抗环保,与之一类的言论都是“环保冲击实体经济”的逻辑,这些论调简直荒谬。

一段时间以来,面对日益严格的环保督查,不断有人炒作所谓的“环保停产影响经济发展”。对此必须清醒地看到,在环保行动中受到冲击的,往往是那些靠牺牲“环境容量”才能盈利的企业。而以污染换取GDP的做法,不可持续,必须摒弃。

生态保护的红线是不可逾越的底线,经济发展不能成为污染环境的“免死金牌”。环保措施必须是刚性的,不能选择性、妥协性执法,更不能出现“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给个别企业“开后门”的情况。铁腕执法固然会带来阵痛,但从长远来看,恰是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推手。

政府管理有待提升

与此同时,也要看到,一些地方政府环保治理能力还有提升空间。不顾环境容量的招商引资行为时有发生,“一刀切”应付督查或与督查组玩“猫捉老鼠”游戏的情况在一些领域依然存在。对此,环保部门已经明确:既要反对疏于管理纵容污染的不作为,又要反对平时不作为、督查前粗暴处理的滥作为。

发展是硬道理,但置环境于不顾地“硬发展”就没道理。在纷繁复杂的利益诉求面前,地方政府需要保持应有的定力,挤掉粗放发展的水分,咬定青山不放松,以深入开展环保工作,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实绩,去击破“环保冲击实体经济”的伪命题。

官方霸气回应:绝不让步

环保部官文

一家本土零部件供应商的关停,可能影响300万辆汽车的生产,进而造成3000亿元损失?近期,德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舍弗勒的紧急求助函,引发多方关注。对此,上海浦东新区环保部门回应称,外资企业选择供应商,必须考虑其是否遵守环保法规,政府对于环境违法企业绝不让步。

9月18日晚间,舍弗勒投资(中国)有限公司(简称:舍弗勒)发布的一封紧急求助函称,今年9月11日,该公司唯一在使用的滚针原材料供应商上海界龙金属拉丝有限公司(简称:界龙公司),突然书面通知舍弗勒,由于环保方面原因,上海浦东新区川沙镇政府自9月10日起,对该厂采取了“断电停产、拆除相关生产设备”等措施。

按照舍弗勒的说法,根据公司对相关客户的排查,发现滚针的断货将导致49家汽车整车厂的200多个车型从9月19日起开始陆续全面停产,并称“理论上这将造成中国汽车产量300多万辆的减产,相当于三千亿人民币的产值损失,局势十万火急”。

“300万辆汽车”和“3000亿人民币”的数字,很快在网上引发关注,甚至出现了一些“环保冲击实体经济”的声音。舍弗勒在求助函中表示,希望相关部门在不违反环保法规的前提下,允许界龙公司继续为其提供3个月的原材料供应,保证供应商切换需要的准备时间。

据了解,舍弗勒提到的界龙公司,位于川沙新镇界龙大道266号。该区域属于上海规划产业区外、规划集中建设区以外的“198区域”。界龙公司的具体生产工艺中包括酸洗磷化,因为无环评审批手续,在去年12月的中央环保督查期间,该公司被列为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淘汰关闭类”。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曾在去年12月、今年3月,两次告知企业停止生产。今年9月4日,川沙新镇再次书面告知该企业立即停止生产,如不予配合,将采取“断水、断电”措施。目前,界龙公司已停产并自行切断了生产电源。

浦东新区环境保护和市容卫生管理局20日晚间回应称,长达9个月时间里,界龙公司有充分的时间与舍弗勒进行协调沟通和生产调整,不至于使对方感到突然和被动。舍弗勒作为德资企业选择供应商时,应考虑其合法性,以及其是否遵守中国的环保法规。

而舍弗勒在最新发布的微博中表示,目前已调动全球资源处理供应链事宜,对主机厂整车影响可控。

浦东环保部门表示,随着中央环保督察的深入开展,在中国生产的企业必须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地方政府也必须落实中央环保法律法规,对敢于环境违法的企业做到关停并转,绝不让步,以此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和企业转型,回应人民群众对于“绿水青山”的期待。

0
-1
收藏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