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专业毕业生嫌国企钱太少,竟转行成“制毒师”…

文章来源:化工707 发布时间:2018-02-27
去年桂林两名化学专业毕业的男子,经过约一年的反复试验,让自己变成了“制毒师”,平均3-4天生产出一批K粉成品,每月累计制、贩毒数量达50公斤……

位于象山区万福路一偏僻山脚下工棚里的制毒窝点

▲ 位于象山区万福路一偏僻山脚下工棚里的制毒窝点

群众举报制毒窝点

去年3月,有群众向桂林市公安局禁毒支队举报称,在象山区万福路藏着一个制毒窝点,禁毒支队与象山分局成立专案组随即展开调查。

侦查员经过多日蹲守发现,每间隔约4天就有男子开着无牌的三轮车或电动车,神秘地带着瓶瓶罐罐进出。

经过几个月的侦查,民警摸清了这个在临桂、象山两区制、贩毒团伙的人员及制毒流程。

5月,民警查获了该团伙生产的K粉流向,抓获了三名下线销售涉毒嫌疑人,缴获K粉2300克。

化学本科毕业生试验1年制毒

根据民警掌握的线索,该制毒团伙的核心人物已浮出水面。

全州人阿强,今年33岁,在一家国企开起重机,这份正规工作他觉得钱太少。总想着找点来钱快的事做,化学不错的他动起了制贩毒的坏心思。

2015年,他认识了桂林一所高校化学专业本科毕业生阿龙。28岁的阿龙是苍梧人,毕业后一直没有工作,靠着倒卖一些化学原料为生,两人一拍即合走上了制贩毒的不归路。

 嫌疑人在临桂区一出租房里进行K粉成品加工

▲ 嫌疑人在临桂区一出租房里进行K粉成品加工

据了解,为了不引起警方的注意,阿龙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从非管制类化学品中研制提取,他用了约1年的时间反复研究试验,终于从非管制类化学品中成功提取K粉。

制毒频率高两嫌疑人落网

研制成功后,阿强和阿龙开始了制毒,并将毒品贩卖到其他下线。

据介绍,这个团伙平均三四天出一次货,生产K粉3至5公斤不等。

7月21日,民警在临桂区万福路铁路立交桥抓获犯罪嫌疑人阿强,并缴获制毒原料一批,K粉成品40多公斤。与此同时,民警在象山区万福路的窝点抓获正在制毒的阿龙,缴获制毒原料数百公斤。

11月7日,桂林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向媒体通报了这起桂林市首例非管制化学品制、贩毒案的侦破过程。目前该案已移交检察机关准备提起公诉。

学有所成却不将自己的本事,用于正规渠道,放着原本好好的工作不做,偏要走上弯路。这样的事,说起来实在令人扼腕惋惜。

关于K粉

K粉,分离性麻醉剂。主体成分为氯胺酮,全名为 2-邻-氯苯基-2-甲氨基环已酮,是苯环已哌啶(PCP)的衍生物。

因为其物理形状通常呈白色粉末,而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是 K,故俗称“K”粉。在医学临床上一般作为麻醉剂使用。

氯胺酮

  • 1962年被美国药剂师CalvinStevens首次成功人工合成,最初发现为一种有效的麻醉药,据称首次使用是被作为兽医麻醉剂,并曾在越战时期作为麻醉药而广泛用于野战创伤外科中。
  • 1971年,美国旧金山和洛杉矶市首先报告氯胺酮滥用病例,当时主要是在一些通宵跳舞的娱乐场所,而光顾这些场所的主要是一些青少年亚文化群体。
  • 1999年,K粉经日本、泰国、香港中转进入内地。2001年6月9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将氯胺酮纳入国家第二类精神药品进行管理。
  • 2003年,公安部将其列入毒品范畴。
  • 2004年8月,氯胺酮(包括其可能存在的盐及其制剂)定为第一类精神药品,只能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指定的药品生产企业定点生产。从2004年7月起,氯胺酮制剂须按要求进行销售和购买。

香港地区称为“K仔”或“笳”,国内娱乐场合常称其为嗨药,high;

由于会让人产生性冲动,又称其为“迷奸粉”或“强奸粉”。

街头黑市名称有K, Ket, Kit, Kat等;其粉、片剂的名称有Green, Purple, Mauve等。滥用者为了使用方便,常将溶液蒸制成粉末,故名K粉。

70mg会引起中毒,200mg会出现幻觉,500mg会引起呼吸抑制甚至死亡。出现麻醉作用快,但持续时间短。静

注可维持5~10分钟,肌注可维持10~30分钟。

服用后遇快节奏音乐便会条件反射般强烈扭动,产生意识和感觉的分离状态,导致神经中毒反应和精神分裂症状,表现为幻觉、运动功能障碍,出现怪异和危险行为,同时对记忆和思维能力造成严重损害。

外观为白色结晶粉末的K粉,可随意勾兑进饮料、红酒中服下,易让人产生性冲动,所以又有“迷奸粉”之称。

0
-1
收藏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