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牢狱后,浙大原副校长获2758万中央经费,细说浙江中控与褚健的“前世今生”!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聚烯烃人、流程工业 发布时间:2018-05-18
近期,工信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官网公示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网络空间安全”重点专项拟立项的2018年度项目,6个项目入围。其中,“工业控制系统安全保护技术应用示范”项目入围。

上述项目拟获得中央财政经费2758万元,项目实施周期为3年,项目牵头承担单位为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控技术”),项目负责人系褚健,而且,该项目拟获中央财政经费是6个入围项目中最多的。

30岁成为浙大教授,50岁被捕

褚健出生于1963年,1978年入读浙江大学化工系工业自动化专业。1986年成为浙大化工生产过程自动化及仪表专业与日本京都大学首届博士联合培养第一人。1993年,年仅30岁的褚健晋升为浙大教授,次年褚健又成为博士生导师。还是在1993年,浙江大学工业自动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创建了中控集团的前身——浙江大学工业自动化公司,褚健是创始人之一。

▲资料图:褚健(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如今,中控集团已经是中国领先的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产品与解决方案供应商,业务涉及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公用工程信息化、装备工业自动化等领域。这次入选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中控技术,也是中控集团的下属子公司。

作为国内自动化领域的领军人物,褚健在浙江大学的20余年间,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和课题。1997—2012年间,他曾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等奖项。2013年7月1日,中国工程院发布公告,各学部经过候选人材料审阅、专业组评审、全学部评审和投票等程序,从560位有效候选人中产生了进入第二轮评审的候选人173位,褚健位列其中。

2013年10月30日,原本是褚健参加中国工程院院士正式候选人答辩的日子,不过他错过了这个重要时刻。因为,在十几天前的10月18日,浙江省人民检察院以涉嫌贪污罪对褚健立案侦查,次日以涉嫌行贿罪对其补充立案;第二天,褚健被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11月5日被逮捕。

据新华社2015年报道,褚健被捕之后,中控集团也出现了危机。

2014年,中控集团的离职率高达20%。时任国务院参事石定环忧虑道:中国控制系统领域的自主产业正面临着“全军覆没”的危险。2014年4月,多名专家联名致信国家安全委员会,递交了一份“紧急报告”:如果中控集团国内最为领先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及信息安全技术研发受影响而延缓,“后果不可想象”。

2017年1月16日,浙江省湖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审理并当庭宣判,褚健犯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40万元;犯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三年三个月(这也意味着褚健于2017年1月18日,即宣判2天后获释),并处罚金人民币50万元;对褚健贪污所得财物予以追缴。

2017年,褚健归来。浙江中控迎回了他们的创始人。

1月19日晚,这是褚健归来的第二天,这家民族自动化产业的创立者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中控人”发表了一篇褚健的“致中控员工的信”,信中写道:“过去的三个夏天四个冬天,虽然我承受了我一生中最困难的经历和遭遇,但是我一直告诉我自己,我不会被任何磨难打倒,也不能被恶劣条件打倒。”

他说:“现在我回来了,我将和大家同甘共苦打造更伟大的中控!”

▲褚健回到中控看望员工。图片来源:21经济报

中控的发展,将在褚健回归后,开创出新的高度。

中控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就是一本中国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历程。

中控的第一个10年

从1993年算起,到2003年,是中控的第一个10年,也是中控开创先河的10年。

中控科技在成立之初,做的是DCS(分布式控制系统)产品,普遍应用于炼油石化、化工、核电、火电、建材及冶金造纸等流程工业的各个行业,工业现代化工厂都要依靠这种“工业大脑”指挥运转。经褚健和他的团队打造,开发出了国内第一套热冗余DCS系统,逐渐在国内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占据领先位置,并且打破了当时国内的DCS系统被国外品牌垄断的状况,国外品牌的价格只剩最初的1/3。

1993年底,中控的第一套DCS产品SUPCON JX-100 DCS在浙江巨化锦纶厂6500t/y环己酮装置上顺利投入使用。据巨化当时的负责人回忆,1993年6月,褚健带病来巨化洽谈合作,握手促成了这个38万元的项目,而这个价格也就是国外价格的三分之一。也就是从这一年起,这家浙江省化纤工业的重要原料基地就逐渐将四个生产车间的工艺控制全部改造为DCS控制,使生产控制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JX-100 DCS控制系统实物图

随后1994年,淮南化工总厂联醇装置DCS改造项目上,中控中标,开始走上不断发展的快车道。

  • 1993年在国内首先推出1∶1热冗余DCS;
  • 1994年推出世界上第一台无纸无笔的记录仪;
  • 1996年推出全国第一块现场总线圆卡,把模拟表升级成智能表,使我国仪表档次得到了很大提升;同年推出的JX-300、JX-300X系列,由于其出色的性价比,累计销售8075套,成为国内单型号应用套数最多的控制系统。
  • 1998年第一个在中国大规模推广APC软件,把软件和行业结合起来,实现了先进控制和优化软件的产品化;
  • 1999年第一个把现场总线技术应用于隧道监控;
  • 2000年第一个把以太网应用到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

中控科技的第一个十年,在自动化领域创下了多个第一,从发达国家垄断到自主创新,褚健和他的团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因其重要性,中控被商务部列为禁止被外资收购的公司。

同时这家企业被誉为中国的“霍尼韦尔”。

也是被认为“我国唯一可以与美国抗衡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领域的高科技企业”。

褚健还牵头完成了高速工业控制网络EPA技术,这是中国自动化领域第一个国际标准,后来也被纳入制造业大国德国的国家标准。

中控的第二个10年

中控的第二个十年,从追赶者到成为国际标准的转变

现场总线技术是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关键技术,这一技术一直掌握在美国霍尼韦尔、艾默生、日本横河和德国西门子等著名跨国公司手中。2005年底,由中控联合浙江大学、中科院和清华大学等研究机构主持制定的现场总线技术标准(EPA实时以太网技术标准),正式通过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审查,成为我国工业自动化领域获得的第一个国际标准。

金国藩院士曾如此评价中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PA实时以太网标准的制定及其进入国际标准行列,使我国自动化行业在某些领域初步具备与国际跨国集团平等对话的权利。”

在由追赶者变成国际标准制定者的同时,中控科技的产品使用范围也在全面铺开,被更多的企业接受与使用。

经过12年的发展,中控自主研发了三套控制系统,积累了几千套的业绩及经验,品牌知名度和良好的口碑也积累了不少用户,当时中控就提出要开始进军高端。

2007年,是个有战略意义的一年,中控最新一代产品ECS-700大规模联合控制系统正式推向市场。这套系统在产品内功:性能、功能、可靠性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更打破了国产系统外观老土、卡件无法密封,电路板易受潮受腐蚀等弊端,中控与德国菲尼克斯合作设计了外观和机械结构,这款产品被认为是进军高端市场的重要武器。

同年,国产控制系统第一个进入大化工、大化肥装置。

  • 2007年4月,中控成功中标中石化武汉石化500万吨炼油改造项目;
  • 2009年,中标中石化塔河石化炼油项目和长岭千万吨炼油项目;
  • 2010年,中标中石化川30万吨维醋酸乙烯项目和北海石化新建全厂一体化项目;
  • 随后中控中标了中石化所有的改造和新建大型项目,目前是中石化系统排名第一的供应商。

第二个十年是中控腾飞的关键十年,夯实流程工业,积极探索智慧城市、布局太阳能、机器人和节能领域。

中控的今天与明天

只是当褚健准备继续完成自己的梦想,开始第三个十年时,历史的角度发生了180°大转弯。

但是在时隔三个夏天四个冬天之后,褚健就再次与它的“梦想”紧紧的拥抱在了一起。命运终究只青睐不言放弃的人,无论是褚健对于中控,亦或是中控对于褚健。

▲2017世界智能制造大会论坛上中控科技集团创始人褚健的名字清晰可见

论坛上,褚健介绍了中控最新发布的嵌入到工厂内部的工业操作系统,表示因为只有把一个企业的所有设备和数据都整合到一起,把专家的知识进行应用,使工业大数据变成决策建议,那么这个企业才能实现智能制造,或者说让生产更加智能化!

褚健教授介绍,supOS作为工厂通用连接器,可以将工厂各种信息系统、管理软件系统,自动化系统、智能设备、仪表进行衔接。在设计开发平台,免费提供开发工具、开发包、接口及认证发布服务,简单易用,让合作伙伴能够完成图形化/组态式开发智能工业APP。对于工厂管理者和决策者来说,可借助可视化DIY工具,对数据进行透视分析,扫除工厂数据雾霾,提高工厂能见度,清洗决策数据,优化工厂运营效率。

从工业3.0跨越到4.0,广大的工业企业还面临着信息孤岛。缺乏顶层设计、MES软件普遍存在定制化程度高和难推广等问题,作为中国民族自动化产业的开创者,中控已经着手搭建全集成的工业大数据平台,使工业企业以集成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手段,解决生产控制、生产管理、企业经营的综合问题,并且中控已经开始通过云(云互联网平台)、企(工厂互联网平台)、端(边缘计算机节点)三层统一架构,从而实现企业掌控自身发展工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方面的主动权。

0
-1
收藏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