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持续发酵,日本化工巨头计划将在华工厂撤离

发布时间:2018-09-17
8月23日美国对16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税生效后,日本化工巨头旭化成决定将位于中国的化工企业迁回日本,起因是该厂的原材料在美国加税清单上。

6月15日,美国政府发布了加征关税商品清单,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约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中美双方的拟征税商品清单中,多种能源化工商品赫然在列,时至今日,中美贸易战持续发酵...

中美贸易战

而从当前的中美贸易行业结构来看,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产品主要是机械设备仪器(根据分类主要是家电、电子等类别,占出口总量48%)以及杂项制品(12%)、纺织品(10%)、金属制品(7%)等。

美国对中国出口的产品则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仪器(30%,主要是资本品)、运输设备(20%)、化工产品(10%)、塑料及橡胶制品(5%)等。

中美贸易对两个大国的能源合作领域影响巨大

从受到美国制裁的程度来看贸易摩擦负面影响:

1.中美钢铁业存在较强的竞争关系,行业受到贸易保护负面影响程度的排序如下:

钢铁 >化工 >其他金属制品>纸制品 、橡胶木纸制品 、橡胶木>农产品>机电类、纺织服装。

从受到美国制裁的程度来看贸易摩擦负面影响

2.从中国各行业对美出口的敏感度来看,以在出口中的占比为依据, 电子设备>机械设备 >服装制造 >金属制品 >家具 >化学制品>塑料橡胶制品 >食品。

万一美国发起全面而非行业性的贸易战,敏感度高的行业受影响更大

短期内对于原油市场的供需格局不会有太大影响,因为中国当前从美国进口原油只有 30 万桶/日,相比日均 870 万桶左右的总进口量来说占比太小。中美贸易战对于原油深层次影响未来可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贸易战会推高通胀水平;二是贸易战容易引发宏观经济下降,从而抑制原油需求增长。

观察历史数据可以得出,油价对通胀的传导是比较敏感,特别是当油价高于60美元以上,因为高油价可能会刺激农产品深加工需求,从而会推高农产品的价格,比如玉米等生物燃料的原材料。不过,贸易战对全球经济却会带来负面影响,如果全球经济出现下滑,那么将抑制全球原油需求的增长,特别是中美分别是全球原油需求最重要的两个国家,两国原油需求对全球总需求比重高达32%左右,也分别是全球原油进口量最大的两个国家。

整体而言,贸易战容易引发通胀担忧,并且贸易战还容易引发市场对地缘政治的担忧,因此短期贸易战对原油有一定提振,但长期来看,贸易战将抑制原油需求的增长,对油价却是偏空的,所以后市还需观察中美贸易战演化的程度,贸易摩擦越大,对需求抑制越大。

对聚丙烯的影响

在过去的2017年我国共进口聚乙烯128.95万吨,进口依存度为42.64%。近些年随着美国页岩油产业的快速发展,产品不断向下游延伸,这些年从美国进口的聚乙烯数量呈增长态势。2017年我国从美国进口聚乙烯5.46万吨,占进口总量的14.41%。由于我国聚乙烯尚需要大量进口,因此出口量微乎其微。贸易战开打,在对聚乙烯的直接影响来看,我国是从美国进口聚乙烯,因此,美国不具备对我国进行贸易战的前提,而我国如果反制,则可以很容易寻找到替代国。

随着我国煤制烯烃的快速扩张,我国聚丙烯已经达到自给自足水平,除一些专用料以外,无需大量进口,因此,美国也没有对我国进行聚丙烯行业贸易战的前提。

从间接影响来看,聚乙烯、聚丙烯大量被应用在塑料包装方面,这一部分的增长主要靠内需拉动。而进出口货物都需要包装,大量的用到塑料包装制品,因此,一旦贸易战升级,明显的影响到进出口总量,那么多聚乙烯和聚丙烯的需求仍然会造成一定影响。

从目前来看,贸易战仅仅局限于几个产品层面,对于聚乙烯和聚丙烯的影响有限,而且塑料行业本身是对于这一事件敏感度比较低的行业,短时期内,可能受到市场整体情绪恐慌的带动,遭遇压制,但超跌之后很容易引起反弹,相对直接利空的品种而言,这两个品种反而可以作为多头对冲的选择。但长期来看,贸易战一旦开打,如果无法达到预期的政治目的,贸易战是否升级将是一个潜在威胁,如果贸易战一旦升级,影响也必然将有所扩大。

旭化成离子膜烧碱装置关键组件世界领先
旭化成离子膜烧碱装置关键组件世界领先  胡狄  摄

据日本日经新闻及台湾等媒体发布消息指,8月23日美国对16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税生效后,日本化工巨头旭化成(Asahi Kasei)决定将位于中国的化工企业迁回日本,起因是该厂的原材料在美国加税清单上,但此消息没有说明什么时间撤离中国,分析人士认为,可能只是把受到关税影响的化工企业迁离。

自美国发动贸易战以来,中国一些中小型化工企业已开始陷入困境。同时,随着中国用工成本的上升,不少化工制造商都在苦苦挣扎,而关税的提升更加重了这些化工企业的负担。

业内人士认为旭化成是全球技术领先的化工巨头之一,1922年野口遵先生初创了旭化成的前身---旭绢织株式会社,此后在日本首次采用卡萨里工艺实现合成氨工业化,不断扩大基础化学品业务的生产,通过在烧碱、液氯、氮肥、硝化纤维、工业炸药、铜氨丝、以及粘胶长丝等领域的拓展不断壮大,并在战后成为日本最大的化学品公司之一。

如今,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旭化成成长为一家以化学和材料科学为基础,涉足合成纤维、化学品、消费品、建筑建材、电子和医疗服务等不同领域产品和服务的跨国公司。

海外收入占比

2000年以前,旭化成主要业务集中在日本本土,在这之后受日本资源缺乏所累,同时日本国内消费需求方向发生变化,大宗化工品市场需求低迷。在上述背景下,原有规模发展遭遇瓶颈,公司转而选择国际化战略作为突破方向,以亚洲、北美、欧洲为核心在全世界15个国家、约60个基地积极开展业务,将部分产能转向海外具有市场潜力的国家。例如旭化成2000年接受新日铁化学株式会社转让的欧美复合树脂子公司,确保了公司在欧美的生产基地。

之后,旭化成相继收购美国卓尔医学产品公司和美国博力通集团公司,分别加强了医疗急救和锂电池隔膜业务。此外,公司于2016年启动业务控股公司制并成立旭化成欧洲公司。

旭化成公司在华企业受到关税打击

目前,旭化成全球员工人数约35000人,中国员工占其员工总人数的10%。若旭化成决定将工厂迁回日本的话,将会几千名中国员工受到影响。

公开资料显示,日本旭化成是全球化工领域的巨头,也是氯碱装置关键设备供应商,在高科技领域,该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锂电池隔离膜供应商、世界500强企业以及日本最大型综合集团之一,年营收达180亿美元,业务涵盖了电子材料、纺织、化工、建材、微电子、制药、医疗等各大领域。

作为一家世界级企业,旭化成近十几年在中国进行了大量的投资。

截至目前,旭化成在华控股/全资子公司多达15家,其中100%全资子公司12家,控股子公司3家。

旭化成在华控股/全资子公司多达15家

其中,旭化成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主要负责(旭化成微电子业务)中国大陆地区的电子零部件生产制造及销售,产品包括电子罗盘、音频组件、电流传感器、霍尔效应芯片、电源管理、霍尔元件、工业用模拟芯片、红外传感器、射频芯片等。

旭化成电子材料(常熟)及旭化成电子材料(苏州)两家公司则主要深耕电子专用材料领域,包括开发、生产干膜母卷、干膜分切产品、隔膜分切产品类电子化学品及相关产品等。

旭化成在华企业,还有在深圳还分别设有两家全资持有的投资公司。

贸易战对化工行业的影响逐步显现

中美争端的加剧,将逐步影响到化工行业领域。如果美国继续对中国出口的化工产品征收关税,外商投资的化工企业将面临艰难的选择,要么承受涨价带来的竞争力下降的后果,要么选择搬迁到第三国,避开关税的影响。

如此产生的后果,对于中美两国来说都将是难以承受的,虽然这种情况只是最坏的结果,如果能和平解决当然是最好。

不过,对于犹豫不定的在华外国化工企业影响已经是不可避免。

0
-1
收藏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