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污水处理厂实现零排放--澳门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简介

作者:本网编辑 文章来源:《流程工业》(化工) 发布时间:2010-07-05

澳门污水处理厂,采用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污水处理法,设备先进,整个处理程序在一个密封的环境中进行,污水、臭气在密封环境中被吸收,不会溢出污染外界环境。由于澳门水源充足且质量好,所以污水处理采用二级生化处理。各级处理中余下的沉聚物和各种沉渣,会进入污泥处理厂的圆形处理塔,污泥去水分化,然后送去焚化炉焚烧。对污泥中的金属、尘埃及产生的臭味,都会经过专门的设备加以净化。由于采用了新的隔音技术,处理污水时的噪声会控制在67dB以下。

建立污水处理厂之前,澳门每年约有4000万t污水未经处理而直接排放入海,造成澳门周围的海水严重污染,沿岸水域多处发臭。鉴于该情况,政府决定兴建三座污水处理厂,分别位于澳门半岛,氹仔和路环,覆盖面达100%,并按人口增长的预测、处理量可应付20年之久。

第一座污水处理厂建于澳门半岛,并于1995年11月投入运行。该厂位于澳门半岛北区,配备一台焚化炉。其处理能力不但可处理本地污水处理厂所产生的污泥,亦可处理氹仔和路环两间污水处理厂所生产的污泥。

第二座污水处理厂建于氹仔,并于1996年11月落成使用。1998年5月,路环污水处理厂落成使用。由此全澳的污水都会经过处理,污泥亦会焚化。三座污水处理厂的总处理能力相当于100万人口的污水量。

该项目总投资为107000万澳门币(约13500万美元)。其中垃圾焚化炉厂造价为55000万澳门币(约为7000万美元),三座污水处理厂的总投资则达52000万澳门币(约为6500万美元)。 本文将对氹仔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进行详细介绍。

氹仔污水处理厂

氹仔污水处理厂位于氹仔岛东部工业区的北安填海区,临近澳门国际机场。该厂建于垃圾焚化炉的比邻。焚化炉和污水处理厂的办公室亦建于此,用于监管各项基建投资。

批给合约通过国际公开招标进行,并于1994年10月14日签定。该项目工程由“史格斯/森美”(1996年8月29日更名为“史格斯/新力” )负责,总价为11586万澳门币(约1500万美元)。

该合约亦包括前三年的营运,由氹仔污水处理厂—史格斯/新力有限公司负责,总价为2301万澳门币(约290万美元)。

氹仔污水处理厂总处理能力为每天7万m3。预计可应付未来20年的需要。该厂设有三条相同而平行的处理线。自1996年11月开始营运起,每日平均流量为12?000m3。故目前只需要使用一条处理线便足以应付。 

单池系统

该厂所采用的处理流程是由比利时史格斯公司开发的活性污泥单池系统。

按照承投章程的规定,氹仔污水处理厂需要全面封闭,并使用生物过滤方法来处理臭气,确保对环境零污染。

该厂配有污泥脱水装置,将处理系统所产生的污泥脱水后装箱,再运往澳门污泥处理厂焚化。

与传统活性污泥系统比较而言,单池系统采用循环操作,污水引入与各池功能不断交替进行。这种积聚和再生过程的交替有助于减少丝状细菌的形成。此外,亦无须将活性污泥由沉淀池回流到曝气池,因为这两种功能已在单一池内交替进行。

单一系统的各池均为方形且彼此相邻,可建成密集式厂房,有利于监管,对于可供建厂面积受限的情况下尤为理想。

氹仔污水处理厂首次采用高科技设备和工艺,达致零污染的要求。史格斯公司更邀请了欧亚数国的政要和专业技术人士到访,藉此推广该系统的优点。

整体方案

零排放意指对环境影响为零的状态。处理污水且不产生噪声和废气,排出水亦须符合严格的环保指标。由于该厂部分建于地底且全面封闭,故污染物的排放量极低,且视觉上可视为零污染。该厂占地面积仅为1公顷,比传统系统占地少3倍。

氹仔污水处理厂包括预处理(初筛和清除沙砾及油脂),活性污泥系统,污泥脱水系统,(污泥浓缩几脱水),以及生物臭气处理系统,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污水处理方案。

由于澳门土地资源珍贵,污水处理厂的密集性甚为重要,为了增加沉淀面积,均采用设有薄片的沉淀池。

该系统配备多孔散气式的曝气流程,操作安静,并由离心式涡轮压缩机所推动。

经过污水处理程序所产生的污泥会经由浓缩,稳定和薄膜滤压脱水后,形成30%固态污泥饼,再运往澳门污泥处理厂内焚化。

氹仔污水处理厂设有一组 “生物检视—生物总控”的自动监控系统,在中控室便可自动监控全厂,远在比利时的史格斯总公司亦可通过国际网络进行监控。

流程描述

活性污泥程序是一种生物好氧的处理方法,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清除生物可分解的有机物质。

这个程序分二个阶段:曝气和沉淀。

第一阶段,污水流经曝气池,池内混有各种微生物,压缩空气经由多孔式扩散器排出,进行曝气。曝气有双重作用,一方面,提供氧气给好氧性的微生物;另一方面,让絮状微生物持续维持在悬浮状态,确保絮状物与污水之间最大的接触面,有助于有机物的分解。

第二阶段,絮状生物沉淀,最终排出水经由一条离岸340公尺的海底排水管的扩散口排放入海。

新形成的微生物是由活性污泥流程所产生。为了保持污泥量的稳定,该类微生物会自沉淀池移离至污泥浓缩池。

这种活性污泥系统是连续操作的,即污水流入量与排出量保持一致。

总结来说,单池系统由一个内设有三个池的方形反应池所组成,透过各池间的共通孔口,而作水力上的连接。

氹仔污水处理厂的每一个池均设有一组多孔式扩散的曝气系统,而各个外池亦设有溢流堰,排放污水。每一个外池都可用作曝气池和沉淀池。过量生物固体可从每一外池的出口处移走,污水亦可流经每一个池。与传统的活性污泥系统一样,单池系统的操作亦为连续性的。此外,单池系统亦按周期循环操作,由两个主要阶段和两个较短的中间阶段组成。

第一阶段

污水被引入至设有曝气的A池,再与活性污泥混合。有机化合物部分被分解,该程序被称为“集聚”。该混合液由A池流入连续曝气的B池后,污泥再次分解(消化)那些有机化合物。这些程序成为“再生”。最后,混合液流至C池,C池没有曝气亦无混合,因而具有稳定的条件让污泥沉淀。污泥按重力沉淀,而清水便由溢流堰排出。过量生物固体由C沉淀池移离,且经脱水后运往澳门污泥处理厂焚化。

为了避免流走A和B池内的污泥或集聚在C池内,每隔120~180min便转换流向,而转为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与中间阶段

第二阶段与第一阶段类似,惟一不同的是流向相反。污水先流入C曝气池,再经B曝气池流至A池,A池既无曝气亦无混合,作为沉淀池之用。

中间阶段的作用是将曝气池转为沉淀池。污水先流入B池,两个外池则用作沉淀池。这样就能让下一个阶段(相反流向)形成,确保有定量的清水溢出。最终排水指标如表1所示。

0
-1
收藏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