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农用化学品发展突飞猛进

发布时间:2011-01-12

“十一五”是氮肥行业的快速发展期,氮肥产业从生产规模、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融资环境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并克服了金融危机和干旱、冰冻灾害等恶劣气候带来的重重困难,保证了工农业对氮肥的需求,为我国粮食增产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产能产量大幅增长 据氮肥协会统计,2010年全国合成氨产量5150万吨,比2005年增加了12%;氮肥产量3670万吨(折纯氮),比2005年增加了14%;尿素折纯氮产量2400万吨(5200万吨实物量),比2005年增加了25%。我国氮肥总量已占世界的1/3以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氮肥生产国。氮肥产品不仅满足国内需求,还有了适量的出口。预计2010年尿素出口量达到500万吨。

产业布局更加合理 “十一五”期间,我国氮肥按照基地化、大型化的要求,产业布局和原料、动力结构都得到优化调整,初步形成了以原料资源和农业主产区为主要生产基地的分布格局。到2009年,山东、河南、山西、四川、河北、湖北、安徽、江苏等地区的合成氨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4%以上。

产品结构和原料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从产品结构来看,高浓度氮肥品种尿素占氮肥总量的比重上升了6.5个百分点,达到了66.5%以上;而碳酸氢铵下降了10个百分点为11.7%。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化肥复合化概念的提出,传统的尿素企业都开始向复合肥行业进军,如山东鲁西、联盟;四川美丰;湖北宜化、华强等。同时缓控释尿素开始成为许多企业研发的领域,并卓有成效。

从原料结构方面来看,“十一五”期间,以多喷嘴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航天炉干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及非熔渣-熔渣分级氧化气化技术为代表的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气化技术的研制成功并投入工业运行以及粉煤成型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合成氨原料煤结构调整有了很大突破,原料结构日趋合理。2009年我国合成氨产量76.4%以煤为原料。其中,10%非无烟煤为原料;20.9%以天然气为原料;2.8%是以油和焦炉气为原料。

产业集中度大幅提升 优势氮肥企业及大型能源企业与氮肥企业间的兼并重组步伐加快,推进了产业布局的优化和上下游资源的合理配置,形成了晋煤、宜化、四川化工控股、鲁西等一批具有百万吨级以上大规模龙头企业,百万吨级以上的企业尿素产能点总产能的68%,大大提高了产业集中度,增强了产业竞争力。

科技进步取得重大突破 成功研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工艺技术与装备:如大型天然气制合成氨装置国产化技术、氨合成原料气醇烃化精制工艺技术、JX节能型水溶液全循环工艺技术、双转鼓流化床大颗粒尿素技术、双加压硝酸加压循环气提硝铵节能清洁生产技术、大型空分装置、氮肥生产污水零排放技术、氮肥生产超低废水排放技术、信息化管理技术等开发应用,使氮肥生产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此外,煤气化技术水平大幅提升,不仅使原料利用更加合理,而且为实现装置大型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节能减排迈出坚实步伐 全行业把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和治理三废作为关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大事来抓,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广污水零排放、废水超低排放和氨法烟气脱硫技术,单位GDP能耗降低目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约束性指标基本完成。

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不断增强 随着化肥价格形成机制和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化肥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5年间氮肥企业经历了煤炭价格大幅上涨、天然气调价、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冰冻干旱自然灾害、出口关税调整、国外进口甲醇冲击等多种困难,很多企业把握机遇顽强拼搏,在困境中做大做强,显示出勃勃生机和活力。

投资过热、效益下降令人忧虑 据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统计,“十一五”期间,氮肥行业的快速发展,也造成了盲目投资、盲目扩张、重复建设的现象,给氮肥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从 2005年至2009年,尿素新建装置产能1700多万吨,到2010年底我国尿素产能达6600万吨,比2005年增长了40%以上。而目前国内实际需求产能不超过5500万吨/年,考虑适量出口调节因素,产能仍有600万吨/年富余量。产能过剩加快了落后产能的淘汰,到2010年底尿素产能退出累计超过300万吨。

另一方面,产业链的不平衡制约了氮肥工业发展。氮肥是“能源-氮肥-粮食”这一产业链的中间产品,上游是煤炭、天然气等资源产品,下游是购买力低的农民,氮肥上下游产业链的不平衡严重制约了氮肥行业的健康发展。随着能源价格不断上涨和氮肥市场价格长期在低位徘徊,导致行业开车率低,效益下降。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0年1~8月份氮肥的利润率仅为0.7%。

钾肥产量基本满足需求

中国钾肥产业在“十一五”期间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已形成了科研、设计、设备制造、施工安装、生产、销售、农化服务等一套完整的产业体系,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产能产量迅速增长 据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肥)行业分会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09年底,中国已形成的资源性钾肥生产能力约390万吨(K2O),比2004年增长了 120%;加工型钾肥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近200万吨实物量。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钾盐生产国。已开发盐湖有察尔汗、马海、(东、西)台吉乃尔、大浪滩、大盐滩、大柴旦、茶卡盐湖、罗布泊盐湖等;钾肥品种主要有氯化钾、硫酸钾、硫酸钾镁肥。预计2010年钾肥产量将达到350万吨K2O。“如果国际市场钾肥价格高过农民的承受能力,中国国产钾肥完全可以满足农业需求下限,从而保证中国的粮食安全。”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肥)行业分会秘书长亓昭英说。

产业布局更趋合理 “十一五”期间,中国钾肥产业布局正向着国产、境外、进口三部分合理配置运作。其中,青海格尔木地区13家小钾肥厂,通过大企业收购兼并,企业规模扩大,钾资源利用更趋合理,大大提高了钾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贫化率。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120万吨项目的投产,大大增加了国产钾肥的产能,一举使国产钾肥的实物产量突破了500万吨。加之青海盐湖低品位固体钾矿资源利用技术的突破,还将可新增100万吨氯化钾实物;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二期工程,计划新增170 万吨的钾肥产量。境外钾资源的开发在近几年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分别在老挝、刚果(布)、加拿大等国家取得了钾资源的探矿权和采矿权证,在今年或明年,老挝钾项目将投入生产。

钾肥进口方面,中国钾肥强大的购买能力以及中国国产钾肥半边天的顶起,中国在钾肥进口谈判桌上的话语权越来越大,进口钾肥的成交价格一直是世界上的“洼地”。

磷矿和硫铁矿大型化规模化进程加快

“十一五”期间,我国矿业也取得了快速发展。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国共有化学矿开采企业2070余家,开采矿石量2亿多吨,从业人员18万人,实现工业总产值358亿元,矿产品销售收入288亿元,实现利润总额63亿元。

“十一五”期间,由于我国磷肥工业的快速发展,磷矿产能大幅增长,加速了磷矿大型化、规模化的发展进程。到2009年,我国规模以上磷矿生产企业189 家,生产磷矿6021万吨(折30%P2O5),比2004年增长了130%。建成各种选矿装置2000万吨/年,由直接利用高品位原矿向利用中低品位磷资源过渡。建成了云南磷化;贵州开磷、瓮福;湖北宜化、兴发、黄麦岭;四川清平、金河等大型磷矿生产基地,并基本都配套建设了高浓度磷复肥设施。

硫铁矿方面,由于近年硫磺价格不断上涨,因而加大了国内对硫铁矿资源的需求。2009年我国硫铁矿企业322家,生产硫铁矿标矿1247.9万吨,比2004年增长20%。建设有广东云浮、安徽新桥等大型硫铁矿生产基地。

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磷矿由2007年的414家减少到2009年的339家;大型矿山由2007年的10家增加到17家;硫铁矿由340家减少到322家,大型矿山已达到现在的7家。

与此同时,深部找矿也取得喜人成果。在2004~2009年间,新增查明磷资源储量14.2亿吨,新增查明硫铁矿储量9429万吨,新增钾盐资源储量4407万吨。

技术进步、资源综合利用取得新成果 目前,100万吨/年氯化钾、120万吨/年硫酸钾(资源型)、1万吨/年曼海姆硫酸钾、10万吨/年硝酸钾、10万吨/年磷酸二氢钾、30万吨/年钾肥干燥,造粒、大型结晶器和过滤机、低品位氯化物型卤水固体钾矿制氯化钾等等装置的设计、制造、安装都实现了国产化,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装置投资大幅度降低。对盐湖卤水伴生的镁、钙、钠等等有用元素进行综合回收利用工作进展顺利。如盐湖集团三期工程已经开始大规模设施建设,估计在“十二五”期间将全面投产,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磷肥突飞猛进实力大增

在“十一五”期间,中国磷肥工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产能产量快速提升 据中国磷肥工业协会理事长武希彦介绍说:2006年,我国就实现磷肥自给,2007年一举成为世界主要出口大国。到2010年,我国磷肥产量达到1450 万吨(折P2O5),从2005~2010年间,中国磷肥产量年均增长28.8%。其中高浓度磷复肥所占比重提高到76.6%,磷肥自给率达到的 120%。

产业布局趋于合理,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 到2009年,磷资源产地滇、黔、川、鄂四个省的磷肥产量已占到磷肥总量的62%。中国磷肥产业已基本实现两个转移:基础性肥料向资源产地转移,各种作物专用肥料向用肥市场转移。2009年,磷酸能力50万吨P2O5以上的企业产量占到磷肥总量的40%,磷酸20万吨/年以上的大中型企业产量占总量的 60%,行业前十名企业产量之和占磷肥总量近50%。磷酸二铵前五家企业占到全国磷酸二铵总量的52%,前十家之和占到总量的74%;三元复合肥/磷酸一铵企业前十名产量之和分别占其总量的50%和60%;有9家复混(合)肥企业产量超过了100万吨。产业集中度的大幅提升,催生了云天化、瓮福、开磷、宜化、新洋丰、铜化等一批大型磷复肥企业集团,并吸引了中化、中海油、中石化、国投等一批战略投资伙伴以及美盛、阿康等国际肥料业巨头进入行业。

行业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 目前我国大型磷复肥技术装备已达国际先进水平。我国磷肥装置的国产化、大型化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30万吨磷酸、60万吨磷铵、配套80万吨硫磺制酸装置全部实现了国产化。同时,以瓮福、云天化、宜化为代表的中低品位胶磷矿选矿技术和装备世界领先。瓮福利用自主研发的新型捕收剂和反浮选工艺,通过尾矿再选,使资源回收率超过90%;开磷自主研发的利用磷石膏等磷化工全废料自胶凝充填采矿技术,使井下采矿回收率由70%提高到92.6%。加上瓮福等企业氟、碘等磷矿伴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实现了中国磷矿山的无废害开采。近期,以瓮福为代表的企业又在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开发了一系列湿法磷酸净化及高附加值磷酸和磷酸盐产品技术。这些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推动了我国磷肥工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为磷肥工业由粗放型单一产品向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业转型提供思路和契机。与此同时,瓮福凭借世界领先的磷肥工业技术,开始技术输出,目前在越南、沙特和澳洲都承担了项目。

行业综合能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节能环保成效显著 随着生产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和装备的优化,企业各种物耗、能耗不断下降,大型企业基本实现了水的封闭循环和零排放。到2009年,我国二铵全国平均实物电耗93千瓦时,比2000年下降32.6%,矿耗和酸耗分别下降了3.8%。瓮福2009年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为0.54吨标煤,远低于全国平均综合能耗。云天化国际化工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磷酸消耗硫酸和磷矿(干基,30%P2O5)2009年与2006年相比分别下降了9.6%和5.8%,合成氨耗84%入炉焦和综合能耗分别下降4.5%和5%;各项综合经济指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磷石膏的综合利用率在2009年已达到20%。贵州开磷利用磷石膏制成高强度、耐水承重的全息磷石膏砖获得成功,荣获2009年全国化工科技进步一等奖。瓮福的磷石膏利用率已达到了60%左右。

资源保障度大幅提升,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磷复肥生产的四大原料中,我国合成氨、氮肥世界第一,磷资源具有比较优势,硫、钾资源的自给率也将在近几年内大幅提高,为中国磷复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

保障国内供应,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2007年,中国成为世界磷肥出口第一大国,当年实现磷肥净出口209万吨P2O5,占全球贸易量的22%。中国磷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得到大幅提升。

随着农业发展的需要和测土配方施肥的推广,除传统品种外,各种专用肥、BB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缓控释肥、水溶性专用肥等应运而生,形成了品种基本齐全的肥料供应体系。高浓度化肥的比例达到70%左右。

产能过剩令人堪忧 过快发展也给中国磷肥工业带来新的问题,就是产能过剩。到2010年底,磷肥总产能超过2100万吨P2O5,而国内需求仅1200万吨P2O5左右,按 80%开工率计算,产能过剩近500万吨P2O5。主要品种DAP/MAP产能过剩50%;三元复肥加工能力约2亿吨,每年实际消费量5000 万~6000万吨,有70%的产能闲置。但一些地方仍在大上新项目,投资增幅仍在扩大。预计到2015年磷酸二铵、磷酸一铵产能将分别达到近2000万吨。而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磷肥消费量已进入平台期,平衡供给作物养分及测土配方施肥的推广将抑制基础性肥料使用量的大幅提升,产能过剩的结果必将加剧行业的恶性竞争。中国磷肥工业协会已将“抑制过剩,转变增长方式”作为“十二五”磷肥工业发展的重要方略。

  

瓮福(集团)有限公司承接的沙特阿拉伯曼阿顿磷酸盐选矿项目。2010年12月19日上午,该项目开始进行72小时性能测试,并生产出合格的磷精矿湿产品约4000吨。12月23日,性能测试一次成功通过。

农药跻身生产大国

“十一五”期间,我国农药工业形成了包括科研开发、原药生产和制剂加工、原材料及中间体配套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现有农药生产企业1800多家,其中原药生产企业500多家,全行业从业人员达16万人。

产量大幅提升 到2009年,我国农药产量达到226.2万吨,可生产600多个品种,常年生产300多个品种。2009年农药工业实现现价总产值1320.3亿元,实现销售产值1280.4亿元。2010年1~8月累计农药产量178万吨,同比增长19.7%,现价工业总产值为1096.8亿元,现价销售产值1056 亿元,1~8月利润总额61亿元。目前我国已成为农药生产大国,产量处于世界前列。

高毒、高残留品种替代显著 “十一五”期间,我国实施了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的替代,并增加了一批高效、低残留农药品种,使得农药产品结构得到了很大改善。目前高毒、高残留品种的产量已降至农药总产量的5%以下。

技术创新取得好成绩 实现了我国农药开发由仿制为主到仿、创结合的转变,在国家科技计划支持下,建成了南、北两个国家农药创制中心,建立了良好实验室规范和标准操作规程,应用组合化学等高新技术方法,初步形成了化学合成、生物筛选、安全评价和工程化开发的创制体系。近年来,创制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新品种并取得了国内外专利,30个创制品种进入了国内外市场,累计推广面积2.2亿亩,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此外,主导品种和中间体绿色生产工艺开发、生产装备的集成化和大型化、工艺控制自动化、水基化剂型加工技术等共性关键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农药工业化生产,全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有较大提高,农药安全性评价GLP体系建设进展较快,已开始国际互认工作。

质量稳步提高 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吡虫啉、溴氰菊酯、多菌灵、甲霜灵、三唑酮、草甘膦等,我国强制执行的200多个国家或行业标准,均采用或等同国际标准。国家检测合格率在93%~95%,其中大中型企业产品合格率为100%,涌现出了一批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其中草甘膦、吡虫啉、拟除虫菊酯杀虫剂、乙草胺和百草枯等,荣获中国名牌产品殊荣。

农药管理实现法制化和国际化 《农药管理条例》和与之配套的部门规章,以及各种技术规范和标准的颁布实施,使农药管理实现了法制化管理,国家打击假冒伪劣农药的力度加大,农药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引导下,农药企业准入门槛不断提高,新建农药生产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同时随着环保、安全的要求日益严格,以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推动了农药企业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的步伐,企业规模不断扩大。2000年我国尚无1家农药生产企业销售额过10亿元,而到2008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农药大型企业集团已有11家。我国农药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四川等省,其中,江苏、浙江、山东三省农药工业产值占全国的70%以上,江苏省占全国的42%。

出口结构得到改善 2009年农药产品进出口总额达17.5亿美元,实现贸易顺差10.8亿美元,其中出口金额达14.2亿美元;2010年1~8月出口农药39.7万吨,出口金额11.6亿美元,进出口贸易顺差为8.4亿美元。我国农药出口在传统亚洲市场的基础上,加大了对北美、欧洲和非洲等市场的开拓力度,在美国、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市场大幅上升,南美、东欧等新市场开拓取得较快进展,出口国家现已基本覆盖了全球农药市场。

长期以来,农药出口以低附加值的原药产品为主,近年来高附加值农药制剂产品的出口量增加较多,并开始进入欧美等高端市场。

杀虫剂所占比重逐年下降 到2009年,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产量分别占总产量的35.2%、10.6%和36.1%。与此同时,在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产品中,高效、安全、环境友好型新品种所占比例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王兆勇,郑红艳)

0
-1
收藏
相关文章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