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水淡化长期受到制约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1-07-20
近日,北京市政协委员,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张彤透露,北京市组建了一支由水务,城市规划等机构组成的队伍,赴河北,天津等地做海水淡化的前期调研.

近日,北京市政协委员、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张彤透露,北京市组建了一支由水务、城市规划等机构组成的队伍,赴河北、天津等地做海水淡化的前期调研。

此前,尽管我国已经掌握了海水淡化的关键技术,但因缺乏有效政策支持,产业深陷尴尬境地。有鉴于此,国家发改委会同其他11部委联合制定了《加快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已提交至国务院等待审议。

海水淡化长期受到制约

“北京市从二三十年前起,就因缺水开始关注当时还属于前沿的海水淡化项目。”北京市水务局宣传处处长俞亚平这样解释。与北京相似,河北、天津、江浙一带着手海水淡化也有好些年头了。

制约我国海水淡化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天津北疆电厂是一个利用电力可以淡化海水10万吨/日的大厂,但由于缺乏通往天津市区的供水管道,目前只有不到1/10得到利用。”中国水利企业协会脱盐分会秘书长郭有智说。

海水淡化设备所需的核心材料——双相钢只能依靠进口,特别昂贵,售价在四五十万元1吨。十几年来,温州恒通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昌国一直为此裹足不前。

杭州水处理中心总工程师谭永文则认为,成本太高是问题症结所在。“市政管网的水价每吨4元,而海水淡化每吨成本在10元左右,要把它直接算在用户身上,市场肯定受不了。”

国家发改委环资司节水处处长杨尚宝以新加坡为例分析中国海水淡化成本高的原因:新加坡海水水质较好,几乎不需要预处理;新加坡四季温差较小,设备的耐受程度要求低;新加坡是个岛国,淡化垃圾排放方便。

不过,杨尚宝强调,根本问题在于,中国的海水淡化没有被写进目前的《水法》之中。

海水淡化出路在于政策

一边是沿海省市淡水资源的严重紧缺,另一边又是海水淡化项目的大规模搁浅,出路在哪里?

杨尚宝认为,正式将海水淡化列入《水法》之中,在法律的保护下,合理地享受与三峡工程、南水北调等同等的政策优惠——税收减免、资金补贴、低地租出让金,这样所有的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至于海水淡化成本过高的问题,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总工程师阮国岭的建议是:“制定出台海水利用相关企业减免税实施细则,施行自主设备的税收优惠政策,为市政供水的海水淡化工程予资金支持。”在阮国岭看来,只要国家和地方政府按1∶1的比例,补贴淡化水与自来水的差价,海水淡化的蓬勃发展之路就在眼前。

庆幸的是,我国如今已经掌握了海水淡化的关键技术,特别是膜技术的研制,使得海水淡化成本大幅度下降。“最近几年,国内也有企业生产淡化设备所需的核心材料双相钢了,售价降到了10多万元1吨。”黄昌国正式投入海水淡化设备研究领域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而谈起海水淡化,农工民主党中央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桑国卫更是乐观,海水利用产业是一个综合项目,除了海水淡化以外,还有海水化学资源提取和海水直接利用等目的,考虑综合效益的话,海水淡化很划得来。

今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了50年来最严重干旱,使得海水淡化更加引人注目,甚至成为各方讨论的焦点。

2009年,温家宝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讲话中强调,要大胆探索空间、海洋和地球深部,促进海洋资源合理开发和海洋产业发展。去年4月,为编制海水淡化的“十二五”规划,国家发改委会同财政部和税务总局,专门讨论海水淡化相关的配套财税措施。

0
-1
收藏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