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市场行业观察--中国反渗透、超滤膜市场竞争和品牌营销研究

中国反渗透、超滤膜市场竞争和品牌营销研究

作者:杨昆 黄泳权 文章来源:国家环境保护膜分离工程技术中心 上海和氏璧化工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2-05-24
本文分享了国家环境保护膜分离工程技术中心和上海和氏璧化工有限公司对于中国水处理膜市场未来发展趋势以及产品营销渠道构建的理解,愿与各界有识之士一道交流,共同推动中国水处理市场的发展.


图1  2010年中国市场膜产品销售总额及分类产品比例

本文分享了国家环境保护膜分离工程技术中心和上海和氏璧化工有限公司对于中国水处理膜市场未来发展趋势以及产品营销渠道构建的理解,愿与各界有识之士一道交流,共同推动中国水处理市场的发展。

从本世纪伊始全球膜市场出现强劲的增长势头,2004年全球膜市场的销售额达到63亿美元,2009年的销售额达到95亿美元。据市场预测,2011年全球膜市场销售额预计将达110亿美元。

国内一些研究报告的数据表明:2009年分离膜制品市场约为60亿元人民币,加上相关工程,市场规模达250亿元人民币。根据国家环境保护膜分离工程技术中心进一步的研究和估算,2010年膜产品销售额大约71.3亿人民币,其中反渗透/纳滤膜为26.8亿人民币,超滤/微滤膜为44.5亿人民币,如果不计特种分离膜,仅中国市场上的通用膜规模就已占全球市场的20%~30%之间,因此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膜产品销售市场。

中国市场正在为膜工业发展带来一次机遇,因此膜产业化水平或膜工程化的支撑能力成为发展关键。

发展空间

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流体分离单元操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市政等领域的各个环节,在市政领域,我国“十二五”和“十三五”时期的废水治理投入(含治理投资和运行费用)将分别达到10583亿元和13922亿元,其中用于工业和城镇生活污水的治理投资将分别达到4355亿元和4590亿元。在采取更有力措施情况下,“十二五”和“十三五”时期我国废水治理投入将分别达到12781亿元和15603亿元,其中用于工业和城镇生活污水的治理投资将分别达到5753亿元和5578亿元。投资对象主要分布在1073座城市的3000多家污水处理厂配套建设再生水工程项目中,采用的再生水工艺主要是以超/微滤膜为主的膜法中水处理工艺。

在工业领域,膜分离技术成为实现工业节水利用率提高的主要手段,特别是2005年以来在钢铁、电力、石化、化工和特种分离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企业节能减排的主要技术之一,在倡导低碳、绿色的发展模式中将发挥主要作用。膜已经成为热点行业,受到资本市场的热捧。

以化学水处理药剂、膜法水处理设备、工程及相关增值服务为研究对象的市场调研表明,2010年中国特定水处理业务市场总销售额大约为428亿元人民币,主要应用过程分别为再生水处理、海水淡化、工业锅炉给水和自来水提标。膜法水处理工程所涉及行业和领域日益广泛,单项工程处理能力已达到5~10万m3/d,单项工程合同金额已越过亿元(人民币)大关。

目前,全国从事分离膜研究的科研院所、大学超过100家,膜制品生产企业300余家,工程公司近1000家,涉及反渗透、纳滤、超滤、微滤、电渗析等单元操作或集成的膜法水处理系统,其中包含少量的气体混合物的膜法分离,液体混合物分离的渗透汽化膜过程以及医用血液透析膜等企业。


图2  2010年中国市场膜产品销售总额及分类产品比例

市场规模和价值

2010年超滤膜市场销售总额44.5亿元,数量达到82万支,国内每年产能达4000万m2。已经远超市场总需求。同期国内反渗透市场销售达到25.9亿元,销售总量(折算8寸组件)47.5万支。

行业发展差异

由于各行业盈利水平和对价格的敏感性不同,膜产品在不同行业的价格也有所差异,工业水处理在化工、石化、钢铁、电力、纺织、造纸等行业的价格受产业集中度、行业盈利水平、对价格的敏感程度以及水质标准和稳定性要求等因素影响(如图3所示)。

半导体、制药

行业盈利能力高,支付能力高,对设备成本敏感性相对较低;

对水质标准和工艺稳定性要求很高(电子级超纯水);

愿意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

石油、石化和化工

行业盈利较高,对成本敏感性较低;

产业集中度高,水处理和设备管理较规范完善;

大型项目集中,典型项目/标杆工程较多,示范意义很大。


图3  膜产品行业平均利润率

电力、钢铁和有色

行业盈利能力不高,对成本敏感;

产业集中度高,需求较大;

传统行业形成较强的工艺和设备标准/规范体系,偏向支持成熟工艺和特定供应商。

纸浆和造纸

行业盈利能力低,对成本敏感;

充分竞争行业,产业集中度很低,对国产替代技术和产品关注;

人际关系为导向的行业,更强调服务功能。

矿业和市政

行业盈利能力很低,对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要求较苛刻;

行业反映膜法技术和设备应用仍不成熟;

未来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膜产品的应用领域

我国到上世纪末,膜技术的应用基本局限在电厂锅炉补给水、纯水及超纯水制造方面;气体分离膜和渗透汽化膜的应用1990年左右才刚刚起步。而近几年,水处理膜已逐步扩展到水的深度处理,通过海水、苦咸水淡化提供生活饮用水和工业用水;通过对城市污水厂二级处理的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回用为工业冷却水、工艺水、浇灌水或消防用水等,开辟新水资源,推广的工业应用领域快速增加。据权威部门估计,我国今后10年内膜法水处理产业将以20%的年增长率高速发展,膜产品制造业年增长率也将达到20%以上,大大高于国际平均水平。按照市场规模顺序,主要应用于以下五个领域:

膜与市政再生水

工业废水、市政污水通过市政二级生化处理后再经膜法(如NF、MF/UF+RO、MBR等方法)深度处理后可回用为工业净水(循环水、工艺水、冷却水),纯净水,甚至超纯水。目前国际上在废(污)水回用领域,膜法处理已占到总量的95%以上。国内在石油化工废水、市政污水、工业废水为水源的处理回用工程中也较普遍地利用了膜分离技术,处理、回用规模从每天几百立方米到l0万m3/d不等,膜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领域的推广应用正在加速推进,工程规模正向大型化和采用集成膜过程的方向发展。

微污染水处理,我国90%以上的江、河、湖水和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成为微污染水,地区性的水中高氟、高硝酸盐含量的地质性微污染也不容忽视。微污染水的处理,核心是饮水安全保障问题,包括城市和农村的饮水安全和传统方法生产的自来水的再处理,也涉及工业用水源的处理。

2009年以来,我国开始在杭州、无锡、东营、南通以及北京建造产水能力为10~30万m3/d的膜法自来水厂,而且这一势头将随2012年国家饮用水新标准的强制执行而迅速加大。

膜与工业废水处理

包括工业废水和市政污水的处理、再生水回用,是膜技术今后的重要应用领域。

我国石油化工工业年耗水18亿t,每年约有9亿t污水排放,而且都含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而采油生产每年需回注水约10多亿t,回注水的水质要求较高,很难用常规方法分离处理,超滤和微滤被认为是处理油田污水最有效的办法,年处理需求约在6亿m3左右。

我国钢铁行业吨钢外排水量为6亿m3,2005年总量达18亿m3(包括冶炼废水、轧钢废水、煤气、焦化废水及生活用水等)。

我国有一万多家制药企业,2000余家染料企业,产生大量废水。全国工业用水的80%~90%用于冷却循环水,它们的处理回用是工业节水和废水资源化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我国近年来在炼油和发电行业也以市政污水为水源,采用双膜法成功获得了锅炉用水和生产、生活用水;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将工业废水处理实现了再生水回用。

膜与海水、苦咸水淡化

中国 “十二五”海水淡化建设示范性膜法处理工程,积极推广反渗透法海水和苦咸水淡化技术,海水淡化工程逐步实现大型化,建立10万m3/d的RO膜示范工程及与之相匹配的膜法(超滤、微滤)预处理工艺、系统,实现系统优化;单机产水规模达到1~3万m3/d,设备造价比目前降低30%;研发和优化国产压力容器、能量回收装置和高压泵等关键配套设备,使造水成本比目前降低20%左右。设计与建造20~30万m3/d的RO法海水淡化系统;新增RO法海水淡化能力100~150万m3/d,使我国成为国际上膜法海水淡化大国。

海水淡化和苦咸水淡化:海水淡化已经成为解决海岛居民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沿海地区的一些城市近5~10年淡水需求预计每年就将达到5~8亿m3,到2020年可能达到250~300万m3/d(8.3~9.9亿m3/a)。

我国正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据了解,到达北京的水在未经市供水网处理之前的价格就可能达到6.9元/m3,然而反渗透海水淡化的吨水价格现已可以低于此价位,因而业界和沿海城市正在考虑实施大规模的海水淡化工程来提供市政供水和工业用水。

同时,我国沿海地区和西部地区有大量的滩涂和盐碱地,地下水、地表水的含盐量高于1000mg/L,成为苦咸水或亚海水,海水倒灌造成的江水和沿海地下水高含盐化(如珠江口、长江口、杭州湾、渤海湾等地),也给人民生活和工业发展带来很大影响。据估计,我国苦咸水淡化需求量在2015年和2020年预计将分别达到230~250万m3/d和280~300万m3/d。干旱的黄河流域七省,微咸水和咸水资源量高达24.37亿m3。如能将这些苦咸水的一部分淡化就会大大改善西部地区人民生活的质量,并将促进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

膜与自来水提标

饮用水和微污染水的处理,采用膜技术是一个发展趋势。以日本为例:当前日本的净水厂水产量为5000~6000万m3/d,其中使用膜处理法的产量约为100万m3/d。2005年规模为60万亿日元的世界供水基础设施市场有望在2025年达到100万亿日元。中国市场在饮用水深度处理领域采用膜技术才刚刚起步。

2012年中国将强制执行饮用水卫生新标准106项指标的监督检测,仅靠传统工艺是不可能实现这一目标的,必须大力发展以超滤(或微滤)膜技术为核心处理技术的高品质饮用水生产工艺。

膜与工业锅炉/工艺用水

膜分离技术运用于工业生产中,可实现原材料、水资源和能源的节约,少产生或不产生废水,在全部排放物和废物离开生产过程以前减少它们的数量和毒性,甚至革新产品的传统工艺,实现清洁生产,并实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没有废物的目标。

品牌和营销模式

为品牌企业做产品代理是目前很多膜产品的操作模式,目前在膜市场上获得成功的代理企业都获得了品牌企业的最佳商业条件的支持(佣金、技术支持的力度、广告费分摊以及货期优惠等),而品牌企业给出的商业条件取决于代理企业以往的业绩和人脉。实力强大的销售平台能够从供应商处争取到更优惠的价格,并获得更稳定的供货保证及优先的技术支持。

不同行业对水处理的具体需求不同,销售渠道建立和保持长期与电力、钢铁、石化、市政和化工等行业设计院的经常性交流和沟通非常必要,另从上述膜产品价值分析看到,行业不同导致产品价值有较大差异,因此分销渠道针对不同行业进行区别研究并提出合适解决方案的能力将是膜产品分销渠道的核心竞争力。

以品牌产品为主,兼顾其他配套产品的营销模式被广泛采用,一方面由于水处理工程采购涉及产品种类较多,分开采购成本高且不稳定,另一方面销售渠道如还有其它的可配套产品,就能及时提供一揽子的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为不同需求的客户提供一站式销售服务,这也就是前述所说的膜产品分销渠道的核心竞争力,虽然这样做导致单一产品价格优势并不明显,但为客户提供了便利,有效降低了客户的综合成本。

作者及单位简介

国家环保膜分离工程中心是国家环境保护部所属“工程中心”之一,在国家环保部科技司的指导下,形成由相关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的行业专家共同组成的管理委员会和技术委员会,在两个委员会的领导下,膜工程中心在环境保护领域开展工作。高从堦院士担任该中心的名誉主任。“膜工程中心”的成立将有助于推进我国膜技术在节能减排,污染治理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膜工程中心未来的发展将突出体现出行业带动力,通过加快研究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充分结合和发挥不同实体的资源优势,实现资源互补,提高知识产权和其它研究资源的使用效率。通过以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为重,以增强企业和行业竞争力为核心,增强主要企业或相关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杨昆,男,工学学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毕业于北京工商大学,长期从事于膜技术和应用开发研究工作,参与多项国家膜产业发展和海水淡化产业政策的课题研究。

和氏璧化工是提供增值服务、融合中西方营销模式的化工分销领先者,是平衡全球化工产能、平衡中国化工产能、节能减排与其他义务的执行者,按需求为客户制定解决方案。水处理涉及国民经济、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健康持续发展与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保证。和氏璧化工致力于构建中国水处理化学品独立、可靠的分销服务平台,愿与各界有识之士一道为我国水处理事业的发展共同努力。

黄泳权,男,理学博士,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和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联合培养博士项目),致力于水处理环保材料的研究及销售工作。

0
-1
收藏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