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新标准难实现

文章来源:中国水工业网 发布时间:2013-07-08
2012年7月1日起,我国强制执行最新饮用水标准,新标准与国际接轨,指标达到106项。

2012年7月1日起,我国强制执行最新饮用水标准,新标准与国际接轨,指标达到106项。“史上最严”的饮用水标准,为饮用水安全提供了保障基础。然而,水质情况究竟如何,新标准是否获得了有效的执行,在没有主动公开的情况下,依法申请公开也没有获得积极的回应:77个城市仅10个城市提供数据,而公布新标准监测数据只有两个地方,这样的结果让人灰心失望。

人们难免不这样设想,如果水质已经达到或超过新国标,地方政府是乐意公布相关信息的。一方面这不仅是一项涉及面广又极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关联重大;另一方面,优质饮用水的实现本身也是一项政绩工程,有助于提升地方形象。从态度上来看,水质数据不公开,其真实的用意已经昭然若揭。

环保部6月4日发布的《201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国内198个城市4929个地下水监测点位中,超过一半监测点的水质为较差,甚至极差。更重要的是,除了水源遭到破坏,老百姓面临的最大威胁来自自来水的二次污染。2008年、2009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组织对全国 4457个城镇自来水厂进行了普查,其中城市自来水厂出厂水质达标率为58.2%;2011年的抽样调查则显示,我国自来水出厂水质达标率为83%。

无论是普查下的58.2%,还是抽查下的83%,这些还都是旧标准下的水质状况。如果用新国标来评定的话,其结果恐怕更难言乐观。在水质污染不断加重,城市地下水普遍被污染的情况下,饮用水新国标的实现,注定是一项艰难而复杂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进行系统性的防污和治污才能实现。若没有相应的监督促进,以及社会的参与,依靠执行者的自话自说和自我监督,注定很难实现。水质数据的拒绝公开、讳莫如深,很大程度上不是不愿公开而是不敢公开。

事实上,新国标执行的情况跟PM2.5监测一样,考验着各方的态度和责任,取决于对公众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公布相关监测数据,让空气或水质情况及时呈现在公众面前,既是对公众知情权的尊重,也是将责任置于社会监督的积极态度。

水质数据不能成为秘密,饮用水监测数据公布问题无以破题,根本上还是欲盖弥彰的鸵鸟思维在作怪——单纯顾忌自身利益,而无视公众知情的需要。如果连数据都不公布,公众何以知晓新国标的实际状况?谁又来监督执行的效率,并进行责任的倒查?水质安全取决于责任的态度,以及公权的价值取向,公布饮用水检测数据,关乎公共安全和政府公信,还有比这更正当的理由吗?

0
-1
收藏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