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怎么才能放心喝?

发布时间:2014-04-15
兰州市城区唯一供水企业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的自流沟被污染,出厂自来水苯含量严重超标,引起舆论广泛关注。近年来,我国曾发生过多起饮用水污染事件。饮用水质量直接关系着百姓的健康,饮水安全、饮水健康问题备受政府关注。那么,饮用水污染有哪些途径?如何才能确保水质安全?

 

专家介绍

张岚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水质安全监测室主任、研究员

□ 编者按

兰州市城区唯一供水企业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的自流沟被污染,出厂自来水苯含量严重超标,引起舆论广泛关注。近年来,我国曾发生过多起饮用水污染事件。饮用水质量直接关系着百姓的健康,饮水安全、饮水健康问题备受政府关注。那么,饮用水污染有哪些途径?如何才能确保水质安全?

 

■ 新闻事件

兰州受污染自来水苯严重超标

本报综合新华社报道 4月11日,兰州市民陷入了抢购纯净水的恐慌之中,很多超市出现纯净水脱销现象。恐慌的源头来自兰州市城区唯一的供水企业——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经检测发现,其出厂水苯含量严重超标。

根据检测,4月10日17时出厂水苯含量高达118微克/升,22时自流沟(自来水一分厂与二分厂之间中间段)苯含量为170微克/升,11日凌晨2时检测值为200微克/升,均远超出国家限值的10微克/升。

根据调查,目前已初步确定此次兰州饮用水污染是由于水厂自流沟周边地下含油污水所致。之前,兰州市环保部门认为中石油兰州石化一条管道发生泄漏,污染了自流沟4号线,导致了苯超标。

 

■ 问症寻方

饮用水污染有哪些途径?

除了兰州此次污染事件,近年来,全国多地都曾发生过饮用水污染事件。2009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发生强降雨,大量雨水淹没了九龙供水公司九号水源井,水源井中大肠菌群、菌落总数严重超标,由于未能及时检出,导致水污染事件发生,造成4000多人到医院就诊。2011年5月,哈尔滨山河镇自来水污染,引起数十儿童呕吐腹泻。2012年2月,江苏镇江市水源水苯酚污染,造成饮用水出现异味,发生市民抢购饮用水风波;同年2月,武汉市一自来水厂上游大量排放污水,影响取水质量,水厂加大投氯量,导致自来水出现异味,引发市民恐慌。今年初以来,各地被曝光的自来水异味事件就多达10余起。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水质安全监测室主任张岚研究员告诉记者,生活饮用水受到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的影响,使水的毒理学指标、细菌学指标、放射性指标等发生改变,超过国家标准的限值,就会导致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危害的水质污染事件。

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发生有三大主要途径:

一是水源污染,主要是有毒有害的废水或污水直接排放、泄漏,废弃物处理不当、降水、山洪暴发等原因进入水源。

二是制水污染,比如水质净化、消毒工艺不合理或设施不完备,使制得的饮用水不能达到卫生要求;制水设备发生故障,使处理后的水质不能达到卫生要求;制水过程使用的化学处理剂卫生质量低劣,未取得卫生许可批件,污染水质。

三是供水污染,比如二次供水设施的设计和建造不合理,施工原材料、涂料及清洗消毒所使用的器具、药剂等的污染。此外,很多专家都表示,供水污染中,自来水输送管网污染也不容忽视。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一项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市供水管网多处于寿命的临界点,部分城市的老城区管网超期运行。不少老城区的自来水管网是铸铁材质,长时间使用后,内壁容易锈蚀、结垢、脱落,导致住户家中的自来水发黄发浑。

 

如何确保饮用水安全?

饮用水污染主要是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两类。从2012年7月1日起,我国全面实施了最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新标准与国际接轨,与世界上最严的水质标准——欧盟水质标准基本持平。据张岚介绍,这个标准将饮用水水质指标由原来的35项增至106项,加强了对水中有机物、微生物和水质消毒等方面的要求。

“新的饮用水标准无论是在指标的数量上,还是在相关内容的要求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变得更加严格了。”张岚解释说,因为生活饮用水不仅仅要求水厂出水要符合这个标准,老百姓家里龙头的出水也要符合要求。

虽然从自来水厂出来的水合格了,但在管网输送和二次供水的储存过程当中仍可能面临二次污染,所以出厂水的合格并不能代表老百姓家里龙头水的合格。

张岚告诉记者,如果管网存在二次污染,比如管网存在漏损点,在正常供水过程中(正压状态下),这些漏损点是往外流水的,但如果停水(负压情况下),周围环境里面、土壤里面的脏水就有可能通过这些漏损点进入到管网中,这就带来二次污染。

“有一些管网的材质存在问题,也会引发二次污染。”张岚说,此外,二次污染的另一主要来源就是传统的二次供水,对于一些高层用户来说,主管网的压力达不到,就得在楼的顶层、中层、下层建一些储水箱,在储存过程中,如果水箱的清洗消毒不到位,也可能造成污染。

“从水厂出来再到老百姓家要经过好几个环节,要想保证最终龙头水的安全,水源、制水、输水、储水等各环节都要控制好,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饮用水是安全的。”张岚说。

确保饮用水安全,源头保护是重中之重。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饮用水安全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李圭白建议,饮用水安全必须从源头着手,以水源作为核心标准,对不同水源的饮用水进行有的放矢的分类管理。他表示,政府应加大管理力度,确保监管到位,管理有效;末端治理非常被动,应该提倡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

目前,不少城市的饮用水水源较为单一,一旦被污染,就会对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影响。专家建议,城市水源地也应考虑“多元化”布局,尽量削减受影响程度。

同时,专家呼吁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措施,解决水源地区域发展和水质保障之间的矛盾,通过采取综合措施,使水资源在使用上不浪费、水质不污染,以促进合理利用水资源。

 

■ 突发应对

个人如何应对饮用水污染?

●当饮用水被污染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及时向卫生监督部门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情况,并告知居委会、物业部门和周围邻居停止使用。

●用干净容器留取3升~5升水作为样本,提供给卫生防疫部门。

●不慎饮用了被污染的水,应密切注意身体有无不适,如出现异常,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接到政府管理部门有关水污染问题被解决的正式通知后,才能恢复使用饮用水。

 

■ 对话专家

余氯及消毒副产物有害吗?

记者:自来水为何经常会闻到消毒水的味道?

张岚:自来水出厂水的水质要求中有一项很重要的指标,就是要求消毒剂余量要达到一定浓度限值之上,因为只有在这个限值水平上才可能有效地杀灭水中的常见微生物。以液氯消毒为例,自来水出厂水中游离性余氯的浓度要大于0.3毫克/升,也就是说只有大于这个数值才可能保证原水中常见的微生物得到有效杀灭;而从水厂出来到老百姓家里这个过程中,水中的游离性余氯浓度也要求保持在0.05毫克/升以上,这是为了抑制自来水在输送、储存过程中发生二次污染。所以,自来水里消毒水的味道,就是这些余氯造成的。

记者:自来水中的余氯对人体健康有害吗?

张岚:消毒剂本身能够有效地控制微生物的污染,这是很有意义的指标。不仅我国,即便是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在饮用水安全的风险控制上,微生物都是最大的安全隐患。而控制微生物污染目前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对饮用水进行消毒,液氯消毒目前是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消毒方式,在饮用水的风险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消毒也有它的弊端,那就是部分消毒剂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生成消毒副产物。

记者:具体会产生哪些消毒副产物?

张岚:我们还是以液氯消毒为例,如果原水里面含有一些腐殖质或非腐殖质等的前驱物,在加入液氯以后可能会生成代表性的卤代烃、卤乙酸这样的消毒副产物,这是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已被证明了的。

如果我们在整个生产环节控制得好,比如控制加氯量,再采用一些前处理的方法去除前驱物,就可以把消毒副产物控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对主要的消毒副产物都有明确的限制。在消毒剂的使用过程中既要求保证能够有效杀灭微生物,同时也要求所产生的消毒副产物控制在某个安全范围之内,《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在这两个方面都有明确规定。

记者:如何才能做到健康饮水?

张岚:中国人有一个特别好的习惯,就是饮用开水。煮沸可以很有效地杀死微生物,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人喝开水的习惯提升了饮用水的安全品质。当然,也可以根据个人的需求选择一些适宜的净水器。

记者:您说到了饮用开水,我们在烧水的过程中,壶里经常会结厚厚的碱垢,水垢对人体有害吗?

张岚:水垢是水里的碳酸盐与钙、镁在烧水过程中形成的碳酸钙、碳酸镁类物质,与原水的硬度情况密切相关,这很正常。《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对硬度有一个标准限值,要求不能够大于450毫克/升,这是以碳酸钙来计算的,如果能够控制在这个浓度范围之内,就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但是会影响口感。

 

■ 知识链接

苯有哪些健康危害?

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是工业上的基础原料,对人体具有神经毒性,可致癌。由于苯的挥发性大,暴露于空气中很容易扩散。人和动物吸入或皮肤接触大量苯,会引起急性和慢性苯中毒。长期吸入会侵害人的神经系统,急性中毒会产生神经痉挛甚至昏迷、死亡;在白血病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有苯及其有机制品接触历史。

◆短期接触

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痹作用,引起急性中毒。重者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知觉丧失、昏迷、抽搐等,严重者会因为中枢系统麻痹而死亡。少量苯也能使人产生睡意、头昏、心率加快、头痛、颤抖、意识混乱、神志不清等症状。

◆长期接触

长期接触苯会对血液造成极大伤害,引起慢性中毒,引发神经衰弱综合症。苯可以损害骨髓,使红血球、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减少,并使染色体畸变,从而导致白血病,甚至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苯可以导致大量出血,从而抑制免疫系统的功用,使疾病有机可乘。有研究报告指出,苯在体内的潜伏期可长达12年~15年。

0
-1
收藏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