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省区氯碱业推进联动合作

发布时间:2014-10-29
山东、江苏、河南和内蒙古四省区氯碱企业合作与发展论坛上周在河南济源举行。氯碱产能四大省区就如何促进东中西部地区间的产业优势互补、强强联手、共同发展进行了研讨。

山东、江苏、河南和内蒙古四省区氯碱企业合作与发展论坛上周在河南济源举行。氯碱产能四大省区就如何促进东中西部地区间的产业优势互补、强强联手、共同发展进行了研讨。业内人士一致认为,在新常态下,四省区氯碱企业应该把科技合作、产业合作、人才合作进一步推向深入。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8月,这四省区烧碱累计产量1059.8万吨,占全国烧碱产量的51%,许多产品规模、品质与品牌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其中,山东烧碱累计产量453.3万吨,同比增长14.4%;江苏316.5万吨,增长2.9%;河南122.1万吨,增长4.3%;内蒙古167.9万吨,增长46.5%。

中国氯碱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张培超认为,进入2014年以来,国内氯碱行业仍然处于转型关键期,经济运行状况仍不乐观,节能环保、优化重组、转型升级仍是发展的主旋律。四省区氯碱行业联手合作,为全行业战略突围提供了新思路。

经过磋商,四省区氯碱行业在三个合作方面达成了共识:

一是全力推动科技创新、科技协作。建议成立四省区联合专家委员会,凝聚四省区科技人员的力量,对当前氯碱和PVC产业中的重大课题进行联合攻关,并筹划建立科技合作联盟,开展科技成果交流。

科技创新协作将重点围绕影响行业技术进步和升级的卡脖子环节来展开。比如,全面提升电解生产运行质量,其中包括提升盐水质量、国产膜应用水平、延长膜的使用寿命,以及氧阴极等电解新技术的应用;全面推广应用低汞触媒,加快无汞触媒研发和汞污染防治,全面提高电石法PVC树脂质量水平,力争达到乙烯法PVC的质量要求;加快PVC生产工艺优化及原料多元化,完善乙炔和二氯乙烷无汞催化合成氯乙烯新工艺;全面推广应用国产分散剂;开发并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探索氯碱系统零排放的技术途径。

二是联合组织四省区化工园区建设与发展交流,推进全局联动和统筹,规划建设各具特色的化工园区。

三是联合组织科技人员、管理人员、技术骨干等专业培训,全面提升员工素质。今年4月,四省区首次联合组织了专业培训,受到了企业与广大职工的欢迎。

四省区石化行业协会、氯碱行业协会、企业代表一致认为,在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市场萎缩、产能过剩、价格下滑的大背景下,四省区要相互交流学习,特别是在产品更新换代、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等方面,要打破过去按区域形成的自我封闭、自成体系的局面,实现供需互补、价格联动、互利共赢。

新闻快论

惟其艰难,更需合作

□ 刘全昌

在氯碱行业持续不景气的形势下,内蒙古、江苏、山东、河南四省区的氯碱业界达成共识:深化交流合作,相扶相携,共渡难关。这为全国氯碱行业的脱困突围和调转升级提供了新思路。

国内氯碱行业面临的问题纷杂,但其中最主要的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转型升级的科技支撑依然薄弱,创新驱动发展格局难以形成;二是产能结构性过剩严重,低端产品市场竞争无序;三是节能环保压力凸显,清洁化、绿色化发展攻坚难度很大。

惟其艰难,更需合作。氯碱行业面临的这些瓶颈,基本都是多年积淀下来的老大难问题,当前来看靠单独某几家企业、某几个地区来攻关是不现实的。离子膜的国产化攻关和推广应用,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全行业同心协力才能取得成效;淘汰落后产能、推进重组整合,需要一盘棋统筹谋划,尤其需要全行业企业抛弃“零和博弈”的认识,树立背离整体利益就没有个体利益的正确认知;加快低汞化、无汞化进程,完成国家汞污染减排和防治的大事业,更需要业内所有企业拧成一股绳,精诚团结。

从这个角度来说,内蒙古、江苏、山东、河南四省区氯碱行业加强区域合作,可以说既得风尚之先,也抓繁务之要。四省区以科技、产业和人才合作为切入点深化合作,有的放矢,合作成效值得期待。

当然,四省区的合作可以有更远大的图景。内蒙古是氯碱原料的资源大区,江苏地处终端市场核心地带,山东拥有氯碱生产的领先技术,河南是中部氯碱的顶梁柱。各有所长,各具特色,完全可以编织出一张资金、技术、市场的高速高效互联网。

0
-1
收藏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