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过剩:炼油业陷入困境

作者:唐绍红 中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4-10-30
2011年以来,全球已关闭总炼油能力达350万桶/日的炼油装置,但炼油业仍处在产能过剩的困境中。

2011年以来,全球已关闭总炼油能力达350万桶/日的炼油装置,但炼油业仍处在产能过剩的困境中。

未来几年全球炼油利润仍将下滑,亚太地区亦难以幸免。尽管亚太地区经历了炼油低利润周期,但是因为市场显著变化,这一次的挑战特别严峻,亚太地区炼油工业必须应对前所未有的问题。

新麻烦:中国和印度“降温”

当前,亚太地区炼油工业面临新形势:中国和印度两大油品需求国逐步实现油品供应的自给自足,亚太地区油品需求降温,汽油短缺和中间馏分油过剩的不平衡,来自北美和中东炼油商的竞争加剧,进口依赖度增加,以及原油品质趋于轻质化等。

2000年以来,亚太地区新增大量炼油能力,相当于每年增加4座20万桶/日的炼厂,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的国家石油公司为实现本国道路燃料自给自足目标,加快建设炼油项目。因此,亚洲两大经济体给该地区的道路燃料出口国的机会已很有限。

过去几年,亚太地区炼油工业强势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该地区石油需求的强劲增长。虽然该地区仍将维持全球需求增长中心的地位,但是需求增速将明显放缓。2000年~2013年,需求年均增速达2.8%,2014年~2020年,需求年均增速预计为2.1%。石油需求增幅减小主要是受到中国经济增长放缓,马来西亚和印度石油产品价格放松管制,能源效率提高,以及石油替代产品应用增加等因素影响。

亚太地区历史上存在LPG(液化石油气)、石脑油和燃料油供应短缺的局面,这种状况将继续下去。过去10年,道路交通和航空领域的石油需求快速增长,因此炼油商优先选择增加这方面的供应,导致了该地区汽油和中间馏分油供应过剩。2020年可能仍然会出现汽油供应短缺和中间馏分油供应过剩的局面。因此,亚太地区将面临汽油大量进口和中间馏分油大量出口的困境。

欧洲将继续为亚洲出口商提供套利机会,但是机会正在减少,因为来自美国炼厂和中东新建出口型炼厂的出口竞争加剧。美国炼油商已可获取相对廉价的国内页岩油和加拿大原油,这令它们在汽油和柴油等燃料出口市场拥有了竞争优势。在美国炼油商将燃料出口至欧洲和南美时,亚洲炼油商已开始感受到压力。

而当前,美国公司开始将燃料出口至亚洲,这令亚太地区的炼油商压力山大。此外,中东地区正在大量新建出口型炼厂,其目标市场也是亚太炼油商的传统地盘。

新挑战:进口地变更待适应

亚太地区炼油商面临四大挑战。

首先,新增原油进口量主要来自非洲、拉美和独联体地区,不再是以往的中东地区,亚太炼油业要增加炼油的灵活性以处理不同品质和不同来源的原油。

其次,未来进口原油将依靠远距离运输,炼油业要关注运输和存储环节,降低运输成本。

再次,由于全球重质原油供应的日趋紧张,亚太地区的炼油商和全球其他地区的炼油商争夺重质原油的竞争将日趋激烈,预计亚太地区重质原油需求将不能被完全满足。

最后,由于美国原油产量大幅增加,全球轻质原油将供应过剩。轻质原油和重质原油的价差将进一步缩小,这将降低工艺复杂的炼厂的赢利能力,以及渣油改质项目的投资回报率。

在低利润率大环境下,炼厂的赢利能力和生存能力将取决于一些因素,如所有权、选址、市场份额和相对竞争力。而提高高附加值产品收率、提升炼油效率、改善物流,以及与化工业务一体化等将增强炼厂的竞争力。不过,亚太地区炼油商必须面对的关键问题是,如何与原油生产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获得较高品质的原油。此外,及时发现所属国国内及出口市场的机会,对出口型炼厂至关重要。

0
-1
收藏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