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精细化治污,托出持久天蓝蓝

文章来源:京华时报 发布时间:2015-09-08
数据不仅可以用来展现治污成果,更可以用来呈现污染物的构成,为精细治污创造条件。而治理越是精细,效果就会越明显。

数据不仅可以用来展现治污成果,更可以用来呈现污染物的构成,为精细治污创造条件。而治理越是精细,效果就会越明显。

9月6日,环保部通报今年上半年各地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数据。在今年上半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榜单上,备受关注的京津成为大气主要污染物削减最为明显的地区,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7.45%和9.24%,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10.73%和15.72%。

京津成为大气主要污染物削减最为明显的地区,并不让人意外。两个月前,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北京空气质量改善趋势明显,“同期,北京共发生空气重污染16天,同比减少9天”。另据报道,2014年,北京市的PM2.5浓度比2012年下降10.2%。于此而言,环保部的通报称得上“迟来”的认同。

在最近连续半个月一级天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情境中,环保部这一通报至少表明了两个基本事实。其一,削减大气主要污染物,北京一直在行动,且力度不小,并非只是做做样子。其二,常态化治污正在彰显效果,意味着即便没有APEC会议、没有田径世锦赛,北京空气质量向好同样可期。

与居民的直接体验不同,环保部发布的数据,枯燥,但充满权威,且体现了精准与科学。而数据不仅可以用来展现治污成果,更可以用来呈现污染物的构成,为精细治污创造条件。

而治理越是精细,效果就会越明显。

那么怎么做呢?一般来说,改善空气质量需要三步走:第一步,把准脉,明确污染源,明确各种污染源对污染的贡献率;第二步,开出药方;第三步,对症下药。

一说到空气污染,人们自然会想到汽车尾气。有两种观点颇为对立,一种认为空气质量与汽车尾气无甚关系,起码关系不大。另一种则认为,北京二产少,机动车排放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机动车的“贡献率”在10%—50%,甚至20%—30%。

到底听谁的?与其打嘴仗,不如让数据说话。比如就汽车而言,北京有多少辆汽车?每年消耗多少吨汽油和柴油?油品燃烧后造成了多少污染?这些问题并不难厘清。弄清了这些问题,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公共政策。再把这些政策及其依据公之于众,民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得到了保证,相关治污治堵举措自然会得到更多支持。

从1998年起,北京已连续采取200多项措施治理大气污染。治污没有穷期,空气改善没有终点,正因为如此,更需要将决心变为行动,让措施发挥效果。

雾霾天越来越少,蓝天越来越多,是每个人期待的未来。而精准发力,不偏方向,我们一直在路上。

0
-1
收藏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