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入篮”为化企翱翔海外添翼

文章来源:中国化工报 发布时间:2015-12-14
12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正式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由此人民币成为继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之后的第五种国际货币。

12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正式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由此人民币成为继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之后的第五种国际货币。这不仅意味着人民币获得了国际货币所具备的储备与支付功能地位,也可凭其全球流通性为中国制造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极大辅佐。这也无疑给国内石油和化工企业产能输出、海外生产与销售基地建立,以及海外收购插上了快捷、有效、便利的翅膀。

当前,国内石化市场普遍存在严重过剩的情况,减缓与化解供需矛盾是国内流通环节的当务之急。而人民币加入SDR成为国际货币之后,可在IMF180多个成员国范围内自由流通,这就极大地有利于国内资本进行有针对性地选择国别与地区,高效重组国内外优质资源,积极将生产要素布局海外,以此贴近国际核心消费市场,争取更多的海外份额。

首先,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后,有利于化企直接开拓国外市场。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会使世界范围对其产生大量需求。目前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比重仅有1%左右,而未来5年内这一比例有望上升至5%以上。此外,人民币的币值稳定被提出更高要求,这有利于扩大海外对人民币的资产配置。当前,“一带一路”进展顺利,又恰逢人民币加入SDR,我国化企将迎来史上最好的对外投资环境。

这种背景下,人民币的流通属性无疑增加了。产能输出与合作有了货币护航,这既可避免先前因汇率不稳带来的潜在损失,也避免了在对外投资建厂所需大量资金而产生的汇兑麻烦。因此,对于资本雄厚的大型企业来说,应当利用这个有利机遇,瞄准原油、天然气、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外地区,按图索骥投资建厂,实行就地生产并就地销售,由此给国内特别是大宗产品腾留出更多的市场空间。

其次,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后,有利于延伸国内销售渠道。人民币纳入SDR意味着海外投资有更丰富的选项,它会助推资本账户进一步开放,境内外投资额度的限制也会逐步取消,方便更多人民币资金选择对外投资。同时,人民币已经具备了国际计价功能,会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交易范围与机会也越来越大。

因此,对于中小规模的外向型化工企业,应当积极打造海外核心地区销售中心或销售代办处。这种销售延伸模式,特别适用于制造业落后但存在很大刚性需求的地区与国家。比如,在非洲、南美等地区,农业对复合肥、农药等农资的需求稳定而巨大,但这些地区大都因生产要素匮乏或不利组织而不适宜投资建厂,最佳方式就是国内生产海外销售。

最后,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储备货币功能有助于海外兼并重组。在全球资本市场,SDR通常被视为避险货币,纳入篮子无疑将会增加人民币在国际范围的使用,吸引更加广泛的合作。当前,亚洲基础建设投资银行正式成立,将为展开海外收购行为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力度。

因此,国内化工企业要善于运用内部资金或各种融资,利用全球经济低迷的机会,大胆收购重组与自己主营业务范围相关的优质资产,以期获得对方的既有市场。比如,国内染料企业就有因收购国外同类企业而一跃成为在全球市场拥有话语权的成功案例。显然,更多的海外兼并重组,在开辟更广阔的海外市场的同时,也是对国内市场的有效驰援。

0
-1
收藏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