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不断,事故不断,化工行业安全水平如何提升?应该从山东、江苏等接连发生的事故中反思什么...

作者:流程工业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新京报、现代快报、中化新网 发布时间:2019-05-10
五一结束,化工行业连续发生3起事故。此前强调再三的化工安全,又再次遭到质疑。为何化工事故还是频繁发生?

五一结束,化工行业连续发生3起事故。从5月6号开始到8号,山东、江苏两个化工大省相继发生化工事故,连中石化也置身其中。此前强调再三的化工安全,又再次遭到质疑。为何化工事故还是频繁发生?

中石化一炼化公司高温油气泄漏 现场黄烟滚滚遮天蔽日
中石化一炼化公司高温油气泄漏现场黄烟滚滚遮天蔽日

澎湃新闻从中石化石家庄炼化公司相关部门获悉,5月7日上午,该公司发生一起泄漏事件,部分油气混合物从一部焦炭塔的塔底漏出。当班操作人员迅速手动关闭相关闸阀,29秒后,泄漏处置完毕。

灾难片既视感!石家庄一炼化公司高温油气泄漏,周围天空被烟雾笼罩,现场图片和视频显示,黄烟从事发场区冒出,附近有群众围观。

中石化石家庄炼化公司相关部门通报称,经检测,该泄漏事件未对周边空气质量造成影响,未造成人员伤亡;处置过程中未引发次生事故,装置生产未受到影响。

据央视报道,石家庄市消防部门在接到报警后曾赶赴现场。中石化石家庄炼化公司官网称,该公司位于石家庄市东南25公里处,其前身为石家庄炼油厂。目前其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800万吨/年。

央视报道
央视报道

5月7日8时07分,中国石化石家庄炼化公司发生气体泄漏。厂区内冒出滚滚黄烟,周边的天空也被烟雾遮蔽。据目击者介绍,当时他听见“歘”一声响动,看见人们都跑出了厂区,现场“昏天地暗的”。中国石化石家庄炼化公司党群工作处工作人员介绍称,该事件系高温油气泄漏,时间很短,未造成人员伤亡,也没有造成其他次生事故和污染。

11时30分许,从石家庄市消防支队处获悉现场已处理完毕。当地环保部门已介入调查。

江苏如东一化工企业突发大火,现场浓烟滚滚,黑烟一直“冲”上半空。

江苏如东化工火灾现场情况
江苏如东化工火灾现场情况

5月8日上午,位于南通如东的一化工企业发生火灾,现场浓烟滚滚,黑烟一直“冲”上半空。据了解,事故发生后公司启动紧急预案,将火情迅速扑灭,这次火情没有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当时就看到有火冒出来,挺吓人的。”住在如东小洋口的吴女士(化姓)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当地化工企业比较多,她还担心会不会产生有毒气体。还好很快大火就被扑灭,也没有闻到什么异味。从现场视频中可以看到,事发地点位于一家企业内部,明火中有黑烟窜出,一直升到了半空中。

事发后,如东县应急管理局发布通报。内容显示,江苏省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经纬精细化工(南通)有限公司2019年5月8日7时10分左右,综合车间屋顶尾气排放管(PP材质)发生火情,公司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迅速扑灭了明火,无人员伤亡。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随后,现代快报记者从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了解到,据现场初步调查,这次火情未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如东县应急管理局下发的简讯
如东县应急管理局下发的简讯

山东滨州一炼厂化学品罐发生爆炸起火

5月6日中午,滨州市无棣县埕口镇鲁北化工园区内名为“鑫岳化工”厂区发生爆炸并起火!据知情人士透露,疑似丙烯罐车短时爆炸式起火,火苗很高、火势很猛!

鑫岳化工爆炸起火现场图片
鑫岳化工爆炸起火现场图片

老生常谈!化工安全问题该如何解决?

化学化工属于典型的高危领域,发生安全事故从历史进程来看、从全球范围来看都是永恒的问题,伴随着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工产业发展的始终。

从理论上来说,只要有化工产业,就一定存在发生爆炸等安全事故的风险。我国化工行业的安全事故也有着漫长的延续,截至目前已经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但有很突出的一个特征是,自2010年前后开始,国内化工安全事故的爆发危害性和破坏力、社会影响越来越大。一年数次事故,每现大爆必引城殇,这已经成为了一个规律或者说魔咒。

2010年“7·16”大连港输油管道爆炸,2013年“11·22”青岛输油管道爆炸,2015年天津港“8·12”危化品爆燃,2018年“11·28”张家口氯乙烯爆燃,以及刚刚发生的盐城“3·21”天嘉宜化工公司爆炸。

应急管理部危化监管司发布的全国化工事故分析报告显示,2016~2018年3年间,全国共发生620起化工安全事故,造成728人死亡。其中,山东、四川连续3年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辽宁、吉林、江苏、河南和新疆连续2年(2017~2018)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从各类事故致死人数来看,爆炸、中毒和窒息夺去了最多的生命。

2010年以来国内部分典型化工安全事故
2010年以来国内部分典型化工安全事故

事故的数量倒还其次,破坏性和社会影响越来越触目惊心才是关键。上面提到的几起近年来的典型化工安全事故,都可谓惊天动地,噬人猛于虎,每爆必成城市之殇。

谁都无法否认,中国化工产业取得了惊人的快速发展,成绩来之不易。但同时我们也不停在叩问,付出的代价是不是太大了——如果发展必然要以牺牲空气、水、土壤生态甚至是人的生命健康为代价,那请问——我们发展和前行的初心又是什么?化工殇城,全社会都在探讨,情绪化意见居多;化工业界也在思考,谋对策、找出路。从本质上到底该怎么办呢?

(以下源自2019中国责任关怀促进大会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 李寿生的讲话)

1.从本质上提升全行业的安全生产水平

2018年以来,我们行业连续发生了四川宜宾“7·12”事故、张家口“11·28”事故、盐城“3·21”事故等重特大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给行业生产运营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前两起事故已调查完毕,盐城“3·21”事故仍在调查之中。我从前两起典型案例厚厚的调查报告中,梳理了这两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018年7月12日,四川金桥物流有限公司将2吨名字标注为原料的COD去除剂、实际是易爆危险化学品的氯酸钠送到宜宾恒达公司仓库,公司库管员在没有核实的情况下,将其作为原料丁酰胺错误入库,三个多小时后即被操作工领出倒入反应釜进行正常的升温脱水作业,错误的原料立刻发生爆炸,导致反应釜严重解体。随着爆炸冲出的高温甲苯蒸汽,迅速与外部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紧接着发生了第二次爆炸,同时引起堆放的氯酸钠、甲苯与甲酸等物料殉爆殉燃。本次重大爆炸着火事故造成19人死亡、1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142万元的严重后果。这是一起从原料入库就埋下祸根的违规事故。

2018年11月28日,盛华化工公司氯乙烯泄露扩散至厂外区域,遇火源发生爆燃。事后查明,该公司3台氯乙烯气柜2012年建成投入使用,按设备管理规定,该气柜应每年进行一次小修,5年进行一次大修。但其中1号气柜6年未按规定进行检修,气柜的24个内导轮和12个外导轮严重变型,导致气柜倾斜、卡顿,使气柜在43秒的时间迅速由5.81米下降到1.99米,下降了2.75米,氯乙烯大量泄漏出去,遇火源发生爆燃。本次重大爆燃事故造成24人死亡、21人受伤、38辆大货车和12辆小型车损毁,直接经济损失4148.8万元的严重后果。这是一起由于设备管理等一系列违规操作而引发的重大事故。

这两起重大事故充分反映了我们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基础依然薄弱、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的客观现实。从这两起典型事故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所有安全事故之所以发生,都是由于违规操作、安全责任不落实、安全监管不到位三个直接原因造成的。

一是违规违法操作。有规不循、违规不查,这几乎是所有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不少企业部分操作人员岗位技能很差,有的甚至无任何作业资格,根本不了解工艺指标设定的意义,不清楚岗位安全风险,在关键环节违反操作规定。有的企业长期不按规定检修,操作人员不能及时发现装置异常,有的甚至完全无视法律法规,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安全风险完全失控,根本不具备安全生产的基本条件。

二是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企业法律意识和安全风险意识淡薄,安全责任体系不健全,在安全管理考核、人员素质要求、安全责任层级和岗位责任制等许多方面存在严重缺失。考核工作“重于形式、流于表面,重考核结果而疏于过程管理”,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有的企业也把“安全第一”等口号与规章制度贴在墙上,但并没有真正把安全生产放在重要议事日程上,在实际工作中也没有具体措施和明确要求,在贯彻实施中更缺少严格考核和组织保障。有的企业甚至在连续被查处、被通报、被罚款的情况下,仍旧严重违法违规、我行我素。安全生产上的“形式主义”害死人。

三是监管不到位。这些重特大事故充分暴露出企业和监管部门监管不到位。不少监管部门存在着思想认识不足、监管存在偏差、源头准入和执法不严格等问题,特别是化工产品及其生产过程的特殊性,要求监管必须具备应有的专业性和严肃性。有的地方监管部门没有配备应有的专业化的监管人员,对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找不准、摸不透,发现不了深层次问题,提不出解决根本问题的办法;只注重对上“交待”,不了解企业的真实状况。许多监管流于形式,往往满足于“去了”“看了”“批评了”“要求了”,不严肃、不深入、走过场。反反复复的重复性、形式化的检查既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反而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从世界化学工业发展的实践看,从跨国公司安全管理的经验看,安全生产是可防可控的。有200多年发展历史的杜邦公司就认为“所有的事故都是可以防止的,所有安全操作隐患都是可以控制的”,这是杜邦公司在上百年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安全管理经验,从而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HSE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发达国家普遍走过了从事故多发到基本稳定,再到根本好转的发展周期,在法律制度、行政监管、协会督导、企业自律等各个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我们要深入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是可管可控、安全事故是可防可杜绝”的科学理念,一定要用血的教训换来铁的自律、钢的管理。

2.必须采取四大措施协同推进

从本质上提升全行业安全生产水平,必须采取四大措施协同推进,共同发力,标本兼治,长治久安。

一是扎实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主体责任必须落实到位。企业一定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风险防范意识,生命的价值是无法替代的,任何化工产品和效益都不能用生命去换取。要把全员的安全意识牢固树立起来,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都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从企业的化工原料管理、生产工艺管理、设备运行管理、废物排放管理、应急措施管理直到领导责任制管理,都要全方位落实。要把企业的主体责任扎扎实实落实到企业的日常运行中,把主体责任化为自觉、融入行动、落在实处,绝不能只是说在嘴上、印在纸上、贴在墙上,热衷于造“盆景”,摆花架子。要咬住全员安全、全过程安全、全面安全的目标不放松,在制度建设上下真功夫,在制度执行上动真刀子,在解决问题上动真手术,在整改提高上求真实效,在安全考核上出真措施,有章必循,违章必纠,真正实现安全管理水平全面提升。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了,安全生产就有了最基础最可靠的保障。

二是全面提升行业自律的专业化水平。事故的发生是量积累的结果。飞机涡轮机发明者德国人帕布斯·海恩曾提出一个关于飞行安全的著名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海恩法则告诉我们,任何事故都是有先兆的,细节决定成败。企业必须加强自律,从小隐患管理入手,严肃认真地对待每个环节,抓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消除“安全金字塔”最底层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实现全过程全员安全。要培育安全文化,树立“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的安全理念和“过程管理”的科学态度,培养自觉从严、从细、从高的作风,从“要我安全”加快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转变,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从本质上提升全行业安全管理水平。行业协会要恢复和发扬同行业企业之间开展互查、相互切磋、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成长的良好作风和传统。

三是安全监管要到位。安全监管的目的是防范于未然,安全监管要务实,更要讲求实效。对企业的检查不是越多越好、越频繁越好,关键在于检查监管的质量和效果。要提高安全监管的专业水准,组织专业力量查准、查全、查实,不能一罚了之、以罚代管。要认真发扬和执行“四个不放过”的好传统、好作风,要切实做到“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教育、整改、提升同步推进,安全生产事故的隐患将会大幅减少。政府部门的监管,既可以自己组织来搞,也可以委托专业协会或专业机构来搞,但一定要减少低效甚至无效的监管。

四是加快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贯彻“谁制造风险谁来控制”、“行动必须与风险成正比”的原则,制定以风险防控为中心的化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以英国为例,在上世纪70年代发生一起重大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后,英国政府建立了以《工作健康与安全法》为核心的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这个体系包含近200个法规、50多个标准与规章、近500个指导性规章在内的立体式、多层次、全覆盖的化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严格的法律法规体系,让英国化工企业形成了防范风险的习惯,建立了常态化的提交安全报告、制订应急预案、向公众提供及时信息等工作制度,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的责任、权利与义务十分明确,企业主体责任得到切实落实,形成了工艺、设备、现场管理和应急管理制度的长效机制,有效防范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我们认为这四大措施,是标本兼治的治本之策。政府、协会、企业要共同发力,协同推进。从行业自律的角度,企业要把落实好主体责任摆在第一位,石化联合会要全力抓好前两项措施的落实,同时协助政府有关部门落实好后两个措施。只要广大企业真正将安全生产责任放在心上、扛于肩上、落到手上,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我们有信心打好安全生产管理提升这场硬仗、大仗,尽快扭转当前重特大事故多发频发的态势,并在全社会建立起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形象。

3 .高水平实现全行业绿色发展转型 

绿色化学是当前全球石化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一大趋势,是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的又一新境界。化学工业有着从分子结构上改变物质的本领,绿色化学的本质就是利用化学原理既从源头上消除污染,又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充分利用原料效率,达到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减少排放的目的,最终做到从原料加工直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化。绿色化学包括新的化学反应过程研究、传统化学过程的绿色节能改造、传统能源清洁利用、资源可再生及综合利用的绿色生化技术等。国际上对绿色化学高度重视,例如1996年美国就设立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对化工企业发展绿色化学给予表彰和鼓励。

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

“十三五”以来,全行业深入实施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大力加强环境污染治理,能源资源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单位产品“三废”排放量明显降低,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和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期待相比,我国石化企业的绿色发展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在技术、资金、管理、人才等方面难以满足绿色转型的需要。绿色发展仍然是行业发展的一大短板,资源环境压力十分突出、约束进一步强化,以高消耗、高投入、高排放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发展方式已不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水平面临着巨大挑战。

一是能源资源消耗总量大,利用率不高。2018年,全行业能源消费总量5.75亿吨标煤,位居工业部门第二。原油、天然气、天然橡胶、硫磺等重要能源资源大量依赖进口,2018年原油进口量4.62亿吨,对外依存度达到70.9%;天然气进口量1254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达到45.3%。合成氨、甲醇、乙烯等重点产品平均能效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普遍存在10-30%的差距。

二是“三废”排放量居高难下,治理难度大。全行业排放废水、废气、工业固体废弃物都位居工业部门前列。尤其是行业危险废物管理问题突出,产生量大、种类多、成分复杂、处理处置难度大。据不完全统计,全行业每年危险废物产生量约1500万吨左右,《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与石化相关的共28大类,占56%;废物代码226个,占45%。磷石膏每年产生量8000万吨,是长江生态修复“三磷”治理的重点,堆存量已超过3亿吨,安全环境隐患突出。氯碱行业虽然已经全面推广了低汞触媒新工艺,但目前汞使用量仍然占全国使用总量的60%。全行业VOCs排放量约500万吨,占工业VOCs排放量的40%。

三是环境违法案件频发,环保法制观念必须强化。少数企业受利益驱动,发生多起违法排污、非法填埋、私设暗管以及非法转移或排放事件。去年有的企业倾倒危废,被追偿上亿元;有的企业危废处置整改不力,被生态环境部通报等;有的企业暗管偷排、倾倒危废,所在化工园区被全面停产整治。一系列环境违法案件人为制造了企业与公众之间的矛盾,加剧了公众的负面情绪,加深了对化工行业的误解。如何加快污染治理,协调好行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关系行业生与死的严峻挑战。

全面提升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已成为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紧迫任务。现在不抓紧,将来解决起来难度会更高、代价会更大、后果会更严重。要大力发展绿色化学,把绿色化学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咬紧牙关,爬过这个坡,迈过这道坎,力争全行业绿色发展走在工业部门的最前列,推动全行业加快向绿色发展方式转变。

一是努力推进绿色制造。要全面落实《石化产业绿色发展指导意见》,围绕《推进绿色发展总体实施方案》提出的八项任务,建设和完善行业绿色标准化体系,深入推进行业绿色制造。抓紧制订和完善绿色产品、绿色工厂评价标准,开展行业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认定和能效领跑者发布活动,发挥示范带动、典型引路作用,推动全行业绿色发展上一个新台阶。

二是坚决打赢重点领域污染治理攻坚战。深入实施废水治理、废气治理、固废处理处置、节能低碳、安全管理提升和化工园区绿色发展等六大专项行动计划,推进传统产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淘汰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落后装置。推广一批节能、低碳、节水的关键共性技术,开展废盐、废酸、挥发性有机物、磷石膏、汞污染综合治理专项行动,解决环境保护突出的痛点、难点,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减少污染排放。与国际同行业合作,开展废旧塑料综合利用研究,加强白色污染治理。 

三是打造绿色生态循环产业链。提倡绿色设计,做好源头减排。加强绿色工艺、清洁技术和循环技术推广应用,减少生产过程的能源资源浪费,实现能源梯级循环利用,减少废物排放。实施化工园区循环化改造,做好园区内“三废”科学处理处置,建设与周边社区和谐共融的绿色生态系统和循环产业链。

四是攻克一批绿色环保核心关键技术。发挥产学研协同创新作用,突破一批能量系统优化技术、“三废”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技术、土壤修复技术、高效节能技术、CO2捕集封存利用技术等长期困扰行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难题。积极推进烟气治理、污水固废处理及环境监测等环保装备实现系列化、集成化、品牌化,形成驱动行业转型升级的绿色发展新动力。

4.全面推进责任关怀,勇于挑起行业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历史重任

责任关怀是上世纪80年代世界化工协会联合会在全球化工行业推行的一种发展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宗旨和科学发展的精神。责任关怀实施30多年来,在理论和实践上持续得到完善,形成了一整套持续改进环保、健康和安全绩效的自律性管理体系。企业实施责任关怀,充分利用能源资源并使废物排放最小化,通过公开化学品信息,加强与社会公众沟通,建立严格的检测体系、运行指标和认证程序,促进生产绿色化,持续改善职工健康、安全生产和环境质量。目前,“责任关怀”已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对促进全球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绿色发展、实现与社会和谐共融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们一直把责任关怀作为促进行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与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强化安全管理等工作结合起来,下大气力整体推进实施。我们进一步拓宽培训与交流渠道,广泛利用网站、报刊、专业会议以及论坛等,交流经验、传递信息、培养人才、推动工作,培育了一大批实施责任关怀的先进企业、先进园区和先进工作者,责任关怀理念日益被接受,实施的企业和化工园区越来越多,社会影响越来越大,成效越来越显著。截止2018年底,共有8家中央企业集团公司、13家专业协会、51家化工园区、517家企事业单位签署了责任关怀承诺书,其中5家化工园区还自发成立了责任关怀工作组织。去年,我们进一步完善责任关怀工作机构,成立了院校工作组,与国际化工协会联合会、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等进一步加强合作,签订了《中国责任关怀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为深入推进责任关怀提供全面指导和支持。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责任关怀的工作成就,得到了世界化工协会联合会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推进行业绿色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实施责任关怀需要持之以恒地不懈坚持、持之以恒地下大气力推进。我国化工企业,特别是许多中小企业还没有认识到责任关怀的重要性,践行意愿还不是很自觉;承诺实施责任关怀的企业还不是很多,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落实责任关怀理念和原则的水平还有待提高,与企业安全环保管理体系尚未有效融合,促进安全、绿色发展的作用和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全行业必须进一步增强实施责任关怀的使命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全面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和以人为本理念,坚持把实施责任关怀同实施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统一起来,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工作体系,认真实施《责任关怀实施准则》,深入开展宣传、培训、自我评估等工作,引导更多企业和化工园区签署《全球责任关怀宪章》,推动全行业责任关怀工作迈上新的台阶。近期要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扎实落实中国责任关怀三年行动计划。在综合考虑行业之间差距和特色的基础上,给予重点企业责任关怀工作支持,特别是要把中小企业实施责任关怀放在重要位置,提升责任关怀整体实施质量与水平。推广使用责任关怀标识,积极参与社会各方组织的环保、健康、安全等有关活动,让更多企业、更多人认识责任关怀,接受责任关怀,推进责任关怀。

二是加快构建符合《责任关怀全球宪章》的制度体系。围绕实施《全球宪章》6大行动准则,结合中国企业安全环保管理实践,建立社区认知与应急管理、储运安全、污染预防、工艺安全、职业健康安全和产品安全监管等制度体系。责任关怀工作委员会要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积极参与ICCA责任关怀领导小组的各项活动,围绕安全生产、绿色发展突出的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借鉴国际经验,推动责任关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三是高标准做好责任关怀宣传工作。充分发挥报刊、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作用,深入企业和化工园区,广泛宣传责任关怀理念,宣传解读责任关怀准则与标准,推动更多企业和园区承诺实施责任关怀,引导和督促企业珍惜社会声誉,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树立良好形象。下大气力做好现代化学工业科普工作,向社会公众普及化工生产和安全环保基础知识,帮助社会公众提高认知水平。

四是认真开展责任关怀实施效果评估。开展实施效果评估,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实施责任关怀,改善安全环保绩效指标,更好地发挥责任关怀促进绿色发展的作用。要借鉴国际经验,做好《责任关怀实施准则》标准转换,制定中国责任关怀实施评估准则,建立KPI指标体系,组织企业、化工园区进行自评,开展互评试点,研究探索社会第三方评价,在评估中改善,在改善中提高,在提高中受益。

五是培育专业化责任关怀人才队伍。结合企业和园区实际需求,高质量举办责任关怀在职人员培训活动,提高在职人员责任关怀认知水平,增强落实责任关怀准则的专业能力,培育一支专业化、实用型、高素质在职人员责任关怀人才队伍。还要认真抓好职业院校、高等院校等学校责任关怀教育,培养、储备既有专业知识又具备责任关怀理念的化工管理与技能人才。

说到最后

我国现阶段化工殇城的魔咒必须打破、也完全能够打破,但这还有赖于多个层面、多个环节的重大调整改革。大胆改变的前景如何,我们不好描述,但我们确信的是,如果维持现状,事故频发、化工殇城的状况,可能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期,这是新时代的中国不可承受之重。

0
-1
收藏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