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乃正院士受聘为南京工业大学名誉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将新建一校区!

发布时间:2019-05-13
本月,中国科学院及发展中世界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化学讲座教授黄乃正先生正式受聘为南京工业大学名誉教授。另外,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也启动了综合性能源新校区建设!

南京工业大学

前不久,中国科学院及发展中世界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荣休化学讲座教授黄乃正名誉教授聘任仪式在南京工业大学举行,南京工业大学乔旭校长、人才资源部负责人以及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师生代表参加了聘任仪式。聘任仪式由凌祥副校长主持。

聘任仪式后,黄乃正院士为在场师生做了题为“金属催化碳-碳键形成反应的最新进展”的学术报告。报告中,黄院士围绕主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其所带领的科研团队近几年来所开展的研究工作以及取得的成果,并就报告中的相关话题与在场师生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讨论交流。

乔旭校长为黄乃正院士颁发聘书,黄乃正教授,有机化学家。

1950年11月25日生于香港,籍贯广东台山。

1973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化学系。

1976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大学学院哲学博士学位。

1994年获英国伦敦大学科学博士学位。香港中文大学化学讲座教授、新亚书院院长。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有机合成研究,早期从事红霉素的全合成,后从事高张力分子的合成及若干天然产物的全合成研究。得到了一种稳定的具有环间连接的三苯骈环辛三烯炔,这是全共轭的平面结构,从实验上验证了HŸckel关于非芳香性4n的规则。

合成了一类环番化合物,其中四个苯环处于正交,是经典意义上的共轭而分子轨道并不共轭的化合物,曾被著名的有机化学教科书列为难以得到、尚未合成的化合物之一。还合成了含有三个连续双键的五元环化合物和多个具有生理活性的天然产物。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香港裘槎基金会杰出研究奖等。

黄乃正院士做题为“金属催化碳-碳键形成反应的最新进展”的学术报告

小编听说这是最新的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标志,很不错的样子呀。

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是南京工业大学的主干院系之一,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其创始人是我国化学工程学科的倡导者之一时钧院士。学科渊源于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化工系,现为国家重点学科和江苏省优先发展的十一个重中之重学科之一。

化学化工学院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化学工程、化工工艺、工业催化、材料化学工程、生态工业工程5个博士点、化学工程、化工工艺、工业催化、物理化学4个硕士点以及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两个本科专业,形成了培养从本科生到化工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完整体系。

2018年12月10日,荣获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就在5月11-12日,首届全国高校化工院系党建工作论坛暨第二届Chem-E-Car联盟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论坛在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举办。

中国石油大学

5月7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古镇口科教园区,在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举行奠基仪式,新园区总投资约15亿元,重点布局建设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化工、海洋等学科领域。

毫无疑问,新校区的建设表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正从当前油气主业地位向新能源、海洋等前沿领域蔓延,一所综合性一流能源大学或就此起航。

事实上,从石油转向综合性能源,亦将是油气行业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节点。

综合性能源新校区启动

为适应世界能源转型趋势,传统石油高校谋划筹建综合性能源大学的序幕早已拉开。

此番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等学科的古镇口新校区建设,将成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在综合性一流能源大学的建设上迈出的里程碑式的一步。

基于园区发展定位,新园区计划进驻教师及科研人员580人,研究生2000人,以快速提升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和高端人才培养能力,助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尽早建成能源领域世界一流、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根据规划,一期建设内容包括兖矿新能源大厦、国家工程实验室楼、学生公寓及文体中心、餐厅及附属用房,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建设周期为2019年至2020年。

二期建设内容包括海洋科学与工程实验楼、深水油气开发与能源实验楼、综合教学楼、专家公寓等建筑,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建设周期为2020年至2023年。

显然,综合性能源校区的独立建设,表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应对这一轮能源转型的挑战,展现出了其对于抢占新能源研究先机和制高点的迫切。

事实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在能源领域全方位触手的铺开,也表明了这一点。

2018年7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新能源研究院正式成立,研究院以储能技术为支撑,整合了氢能、太阳能、地热能、储能技术及能源互联网五大研究方向,为打造新能源领域高地奠定了基础。

在此基础上,2019年4月28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与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在青岛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石大兖矿新能源学院”。至此,石油大学向能源大学转型的步伐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综合性能源大学时代开启

在化石能源为主体、非化石能源快速发展的转型时代,石油大学向能源大学转变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对此,越来越多石油高校开始寻求能源转型。

2019年3月,教育部公布的《教育部关于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显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东北石油大学、长江大学、西安石油大学等主流石油院纷纷新设立新能源科学、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新型专业。

传统石油高校布局能源领域的前沿阵地,而且这种趋势愈演愈烈,无不表明石油院校正逐步成长为涉及石油、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资源的综合性发展高校。

其实,纵观整个能源转型过程,传统石油高校在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研究上拥有或多或少的优势,而这将开启石油院校转型的契机。

以地热开发为例,目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西南石油大学、东北石油大学都已对外官方宣布成立地热相关研究机构,并且在各自研究的前期积累和技术优势领域寻求突破。

据了解,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钻井学科优势明显,于是侧重于地热钻井研究;西南石油大学压裂储层改造技术有较好的技术积累,于是侧重于热储改造方向;东北石油大学则在勘探开发与油区地热直接利用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因此更关注于该方向的拓展和延伸。

综合来看,无论是能源领域的规模布局还是技术专长的塑造,都预示着石油高校的能源新格局正在形成。

0
-1
收藏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