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短期断供”,“三桶油”发起油气总攻!

作者:大雨 发布时间:2019-06-03
“技术卡脖子”,“短期断供”面对当前困境,中国石油企业用行动诠释:“前路漫漫,当克己,当慎独”。

 

中石化前董事长傅成玉

“技术卡脖子”,“短期断供”面对当前困境,中国石油企业用行动诠释:“前路漫漫,当克己,当慎独”。

中美贸易摩擦,不期而遇!

当前,中美贸易摩擦风头日劲。如何应对复杂问题,怎样面对被动局面?一场关乎“未来”的座谈和部署在中石油内部展开。

5月29日上午,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王宜林主持召开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座谈会。

同样是29日,中石化前董事长傅成玉敢为天下先地发出“短期断供”的警告。一时间,两家企业同时释放重磅消息,个中紧张意味不言自明。

王宜林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切实落实好上级的各项部署要求,统一思想,及时研判,突出重点,加强领导,坚决做好积极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工作,确保公司保持生产经营稳定和稳健发展。

中石油做好技术“卡脖子”准备 

王宜林在总结讲话中强调,一要统一思想,把认识统一到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判断和部署上来,充分认识中美经贸摩擦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多做谋划长远的思考。

中石油

会议中,中石油透露一个重要信息:防范关键技术装备“卡脖子”制约。并特别强调,“在自主创新、关键技术装备等方面不能受制于人,要立足长远,加强自主创新力度,加速国产化。”

尽最大努力,做最坏打算。正如王宜林所说,当前中美贸易问题长期且复杂。一时安稳不等于永远安稳,石油行业当居安思危。虽然我们大门敞开,但却无法阻止技术服务商“被断供”。“华为”事件告诉国人,美国正在用技术围堵中国企业,让拥有技术的美国企业“首当其冲”。

中石油要做好一切准备,防止被关键技术卡脖子。谁能在石油技术上“卡脖子”?言外之意已经十分清晰。毋庸置疑,世界上开采石油最好的技术在“三大油服”手中。当前,“三大油服”在国内石油技术服务乘盛日久。国内石油企业做好技术储备,有备无患是硬道理。

中石化做好“短期断供”准备

同一天,5月29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傅成玉在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发表演讲。

会议上,一向大胆敢言的傅成玉再一次“冒天下之大不韪”语出惊人地说道,“在当今世界大形势下,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更加凸显,我们应做好两手准备。”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第一我们应做好短期石油断供准备,并且通过市场手段,加大对外合作,创新合作方式,创新储备方式,规避短期风险。”

“第二,在战略和长远上,立足于中国自己,从现在起,用10-15年时间做到能源基本自给,也就是80%以上的能源靠自己供应。这个目标应作为国家战略正式制定下来,我们有基础也有条件,是可以实现的。”

傅成玉一席话,盛传坊间。“短期石油断供”成为媒体头版上最扎眼的字符。此话一出,犹如华山论剑引来无数仁人志士前来品头论足。

是危言耸听还是言过其实,或者是无心之谈?相信只有身在我国石油行业最顶端的人,才知道这问题的紧张程度。不过,从另一个侧面来看,中石油和“中石化”在同一天向外公布如此重磅消息,足见问题比想象中要紧张。

全国油企吹响总攻号角

一个是关注“内功”技术,一个是关切“外功”供应。两者都在为国家能源安全未雨绸缪。

同样还是5月29日这一天,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马新华在成都召开的西南油气田开发对策专题研讨会。会议上马新华向媒体表示,“西南油气田大发展时机、条件已经成熟。”

西南油气田

言下之意,西南油气田已经集结好了“资金”,“队伍”和“装备”,对天然气开发“总攻”的时间到了!

众所周知,自2017年开始西南天然气开发呼声高涨。业界纷纷传闻中石油暗自邀请来自五湖四海的钻井、压裂、测井、固井等专业团队,集聚四川,共谋大业。这里不乏有中石化以及散落在民间的钻井力量。经过长达2年时间的准备工作,西南油气田准备好了。

事实上,西南油气田准备好了,全国各个石油企业都准备好了。

5月24日,中海油吹响集结号。在深圳召开重大科技专项会议,会议强调到2025年,全面建成南海西部油田2000万方、南海东部油田2000万吨的上产目标。

岁月本有虞,来日犹可期。“三桶油”国之大器,用行动诠释了“前路漫漫,当克己,当慎独”的道理。

0
-1
收藏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