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莫忽视散煤

文章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15-12-23
“散煤已经成为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难点。”在12月16日举行的第四届国际清洁能源论坛上,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常务理事、秘书长刘未鸣如是说。

“散煤已经成为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难点。”在12月16日举行的第四届国际清洁能源论坛上,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常务理事、秘书长刘未鸣如是说。自相关部门提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概念直至行动以来,散煤,似乎总是躲在阳光的背面。尽管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于12月9日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商品煤质量管理有关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在重点地区加强对散煤使用的管理,但是因其对具体措施避而不谈,所以未来的实施效果已经受到了业内人士的普遍质疑。

事实:散煤难治

虽然《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和《通知》都使用了“散煤”一词,但是对于“散煤”的具体定义却存在诸多分歧。一般来讲,散煤被认为是家庭取暖、餐饮等用煤,但通常情况下小型的工业锅炉也包括在内。因为散煤尚未有明确定义,所以对它的使用情况的统计也很难做到准确。此前有数据显示,据估算,我国燃煤中约有20%~25%是散煤,每年消耗量在6亿吨至7亿吨。

目前我国的散煤使用存在着诸多问题。刘未鸣介绍说,散煤的使用量大面广、低空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十分明显。而且整个散煤的供需市场是非常混乱的,使用方式也很粗放。

与此同时,政府对散煤的替代,如洁净煤等的补贴并不到位。记者了解到,为解决散煤使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鼓励用散煤取暖的用户使用洁净煤,河北省部分地区曾尝试过给这些用户每年补贴400元。但是,结果却是在利益的驱使下,用户收了钱,却依然使用价格更低的劣质煤。

补贴方式的不恰当导致补贴的结果难以达到最初期望。有专家曾提出,可以直接补贴到清洁煤的生产企业或者是销售商。但是,面对散煤混乱的供需市场,这一建议显然太过“理想化”。

此外,还有很多因素制约着散煤的削减。比如通过煤改电、煤改燃气、煤改生物质燃料等方式所产生的成本是使用散煤的2-3倍,这就使得原本使用散煤的用户难以承担;另外,对于散煤使用数量最高的农村地区来说,煤改气之后燃气的来源不稳定,煤改生物质燃料对防火的要求非常高,存在较高的安全隐患。在实现煤改电、煤改燃气、煤改生物质燃料之前,这些问题都需要有合理的解决方案,否则就难以推行。

而缺少对散煤污染物的监测设备,则更是增加了政府部门的行政监管难度,使得监管成效极低。

出路:政府与市场结合

环境保护部华北督查中心曾做过一项调查,当散煤的使用量占到全社会总耗煤量的11%时,散煤污染物的排放就会占到同期环境统计烟尘总排放量的23.2%,二氧化硫总排放量的15.2%,氮氧化物总排放量的4.4%。

目前,我国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在燃煤电厂减排方面已经步入正轨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散煤的清洁高效利用路径仍然模糊不清。

与燃煤电厂相比,散煤的“散”成为了其治理困难的关键所在。

刘未鸣认为,对于散煤的治理,一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应提出散煤清洁化治理的方案、时间表和路线图,这是非常关键的。二是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运作实现有机结合,明确各自的责任,然后分阶段推进。三是要建立健全散煤替代升级的补贴机制。补贴要分析需求,确定补贴的对象和金额。四是加大执法力度,改进洁净煤、优质煤的供应方法,严控劣质煤的流入。

环保部环境规划院一位研究人员认为,加强农村地区的散煤治理,应加强环境科技支撑。针对农村散烧原煤污染控制,在环保型煤生产技术、燃烧方式和过程控制(环保节能炉灶)、农村居住建筑取暖保温技术等方面进行攻关,加强技术支撑。

一位不愿具名的煤炭专家认为,末端治理对于散煤的清洁升级同样至关重要。应在污染重点防控区域内有条件的村镇,推广集中供热,变分散供暖为集中供暖,变分散燃煤为集中燃煤。“这就意味着这些地区的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这是一个大工程。”这位专家坦言。

0
-1
收藏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