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利用怎样走好“最后一公里”

作者:郑杨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11-08-10
海水利用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海水利用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不久前,天津市成立了海水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日前发布的极地考察“十二五”规划中,也提出未来将在极地考察站建设中探索海水淡化技术的应用。

业内人士认为,海水利用市场正处于“最后一公里”,市场开拓有一定难度。比如,占全国海水淡化总能力超过三分之一的天津,目前有不少海水淡化厂因为难寻买家,开工不足,导致产能闲置。海水利用这一重要技术如何走好通向市场的“最后一公里”,值得我们深思。

如果说早些年海水利用还只是一个抽象的名词,那么,近几年已实实在在地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一项统计显示,到2006年底,已有155个国家采用海水淡化技术,有1亿多人在使用淡化水。在一些沿海国家和地区,淡化海水已成为主要水源或重要的补充水源。

根据我国《海水利用专项规划》,2020年,我国海水淡化能力将达到250万至300万立方米/日,海水直接利用能力将达到1000亿立方米/年,海水利用对解决沿海地区缺水问题的贡献率将达到26%至37%。

可以说,我国大规模利用海水已具备“天时地利人和”。

从技术上看,我国已掌握了低温多效蒸馏法、反渗透膜法两大海水淡化关键技术,构建起了海水综合利用技术体系。

从产业化上看,目前,多个万吨级和10万吨级海水利用工程相继在天津、河北、浙江、山东、辽宁等地投产运营;汇聚海水淡化设备设计、加工、制造等的新兴产业集群已在东部沿海地区初步形成。

从市场需求看,一方面是水资源日趋短缺,促使向海洋要水的进程不断加快;另一方面是城市自来水价格节节上涨,海水淡化成本逐步降低,二者价差的缩小,促使海水大规模淡化的条件趋于成熟。

那么,海水利用怎样走好“最后一公里”?专家指出,关键依然在成本。虽然目前淡化海水成本已降到4元/吨至5元/吨,但仍然相对偏高。而要进一步降低成本,则涉及关键核心技术、设备配套能力、政策环境、市场机制等一系列课题。

目前,在一些海水利用核心技术与关键设备上,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差距,这是制约成本降低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反渗透膜法海水淡化技术的核心在于材料,而目前我国仍有90%的反渗透膜需要从国外进口,价格难以下降;又如,水电联产、热膜联产等多种技术的集成能力还有待加强。

可见,技术突破是降低海水利用成本最有效的途径。根据《海水利用专项规划》,2020年,我国将实现海水利用(特别是海水淡化)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目前,科技部已组织专家完成了“十二五”时期海水淡化科技发展专项规划的编制,提出要继续发展海水淡化的核心技术和设备。该规划的实施必将促进海水利用成本的进一步降低。

与此同时,海水进入大规模应用还需要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在沙特阿拉伯等大规模利用海水的国家,政府补贴是其降低海水使用成本的重要措施。在我国,海水利用产业近年来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政策支持,如企业的海水淡化工程所得免征所得税等。

天津日前传来消息:该市成功申办了2013年国际脱盐协会世界大会。这是海水淡化领域的国际盛会首次在我国举办,意味着我国在海水淡化领域的成果获得了世界认可。天津市已经宣布,淡化海水争取5年内进市政,改变居民供水的水源结构。我们期待,海水利用能够早日走好“最后一公里”,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0
-1
收藏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