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兰州自来水苯超标事件背后的地下管网困局

发布时间:2014-04-14
4月11日凌晨3时,甘肃省兰州市城区唯一的供水企业——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威立雅公司)出厂水及自流沟水样被检测出苯含量严重超标。

 

4月11日凌晨3时,甘肃省兰州市城区唯一的供水企业——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威立雅公司)出厂水及自流沟水样被检测出苯含量严重超标。

事件发生后,兰州市马上成立了“4·11”自来水苯超标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启动应急预案,连夜安排应急处置工作。

4月11日凌晨3时起,威立雅公司开始向水厂沉淀池投加活性炭,吸附有机物,降解苯对水体的污染。

4月11日上午11时,停运水厂北线自流沟,排空受到污染的自来水,同时加大检测力度,对受污染的北线自流沟分断面进行检测,寻找污染源。

4月11日下午16时30分,兰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威立雅公司董事长姚昕称,经多路水质检测后,判定自来水一厂至二厂北线自流沟水体受到污染,提醒市民在24小时内不宜饮用自来水。兰州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占亭向媒体通报了事件其他有关情况,并向市民公开道歉。

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兰州市民的抢水潮,各超市和大小商店的瓶装、桶装水被抢购一空。4月11日下午,兰州市各街口路段出现临时售水摊点,部分市民不得不购买高价水,以解不时之需。

经过迅速处置,4月12日18时开始,城关区和七里河区解除应急措施,停止应急拉运送水和瓶装水、灌装水的免费发放。4月12日20时开始,安宁区解除应急措施。

截至4月13日7时,兰州市自来水抽样检测数据显示,安宁区取样点苯含量略有上升,由每升1.64微克升至每升3微克,低于国家标准。城关区、七里河区持续未检出苯物质。

虽然兰州人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初步得到解决,但全社会对这一事故的质疑远未结束。

 

超期管线啥时能更新?

4月12日,兰州市有关部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首次由官方对外公布造成自来水苯超标的原因——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以下简称兰州石化)的一条管道发生原油泄漏,污染了供水企业的自流沟4号线。

当日,兰州市环保局局长闫子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威立雅公司一厂北线自流沟挖掘出的泥土中发现了原油,但尚未挖到泄漏的管线。

据了解,自流沟是威立雅公司第一水厂与第二水厂之间的一条输水沟,建成投用至今有近60年。自流沟的下方,就是兰州石化的原油管道。而这条自流沟长期以来都是兰州市自来水水质的一大隐患。

据姚昕介绍,上世纪80年代自流沟下面的管道就发生过一次漏油事件,可管道并未就此弃用,而是修补后继续使用。

4月13日,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教授、国家环境应急专家组成员王金生称,此次污染也有可能源于兰州石化上世纪80年代发生泄漏事故后渗入到地下的污染物。

无论现在泄漏的原油,还是过去泄漏的原油,中石油兰州石化的管道泄漏导致此次污染事故发生已成定论。

兰州石化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地区分公司,2000年10月由原兰州炼油化工总厂和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合并组建。两家公司都是国家“一五”期间的重点工程,建成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至今半个多世纪,相应的,公司地下管网的服役期也已长达半个多世纪。

虽然多年来进行过多次工艺更新和技术改造,“但更新改造是在上世纪50年代建立起来的老厂基础上修补,运行了几十年,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磨损和老化。”西北师范大学区域经济学教授白永平说,深埋在地下的管网更是隐患重重。

事实上,兰州石化地下管网的最大隐患,不止原油管道,还有排污管线。

早在2004年,原甘肃省环保局就多次发出警告,兰州石化的污水排放总干线已超期服役,其抗风险能力已达极限,是埋在兰州市主城区下的一颗“定时炸弹”。

2004年10月18日,甘肃省政府办公厅批转了原甘肃省环保局《关于加强黄河甘肃段水污染防治工作意见的通知》。通知提出,鉴于油污干管已成为重大环境安全隐患,由兰州市政府牵头与兰州石化对油污干管进行安全状况评估,并确定油污干管退役报废的最后期限,同时,尽快制定兰州石化污水排放出路的解决方案。

2005年4月15日,兰州市环保局在《黄河兰州段水污染防治工作汇报》中指出,兰州石化的油污干管已超过设计使用年限,一旦发生破裂等险情,后果不堪设想。

曾任民盟甘肃省委研究室主任的王式刚撰文指出,上世纪50年代,由前苏联援助建设的兰州化学工业公司、兰州炼油化工总厂同时上马,项目投产后,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水含有苯、汞、铅、乙烯、丙烯、氰化合物、丁二烯等化学残留物。为避开对城市人口饮水的影响,油污干管用直径两米的水泥管从陈官营兰州石化污水处理厂铺设至东岗镇的雁儿湾,长50余公里,设计使用寿命50年。到2014年,这条管线在兰州市地下运行了约60年。有专家估算,如果这条管线在城关区发生爆裂,两个小时内,城关区平均积水将超过两米。

 

兰州石化何日能搬走?

重化工、重污染企业远离主城区是当今城市化发展的一大趋势。考虑到对兰州市的大气污染和对黄河的潜在污染风险,10年前就有环保专家提出,将兰州石化等污染企业整体搬迁到远离城区的秦王川或临洮等地。

“作为高耗水企业,当年兰炼、兰化在选址时靠近黄河,既解决了用水问题,又解决了污水排放问题,但对黄河水质来说,肯定是隐患。”有关专家指出,兰州石化异地搬迁是最好的选择。

2012年,距原甘肃省环保局发出警告8年后,兰州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全力打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整体战攻坚战实施意见》,提出重点企业“出城入园”措施,即按产业布局与园区发展规划,搬迁对城市空气质量影响严重的企业,推动工业企业分期分批向兰州新区、高新区、经济区和各县(区)园区发展。兰州石化的搬迁改造工作同时被提上议事日程,计划整体搬迁到位于秦王川的兰州新区。

白永平认为,大型企业的搬迁不能单算经济账,还要算环保账和社会效益账。从长远看,合理的工业布局可带来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地理位置、能源结构、工业布局都很特殊的兰州市来说,其价值更难估量,其影响更加深远。

兰州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在2013年启动实施“出城入园”项目93个的基础上,2014年将继续推进企业“出城入园”,中石油兰州石化的搬迁改造是重中之重。

在今年召开的甘肃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省人大代表白忠华等联名向大会提交了《关于请求在兰州新区布局建设国家级现代化石油化工产业基地的建议》,希望得到国家支持,统一在兰州新区布局建设国家级现代化石油化工产业基地,并协调中石油尽快在兰州新区布局1000万吨炼油项目,最终加大中央财政对兰州新区建设国家级现代化石油化工产业基地的资金支持力度。

据了解,目前,建设国家级现代化石油化工产业基地的前期工作正有序开展。

首先,甘肃省政府在2012年初已经和中石油进行了意向性磋商。中石油原则同意在新区新建1000万吨炼油项目,搬迁位于兰州市区的老石化产业城,并就相关事宜签订了协议。

其次,甘肃省和中石油双方已进行了多次不同层次的相互考察、协商和座谈,并建立了有效的常态化沟通机制。兰州新区已经成立了兰州新区石化基地建设协调领导小组,中石油石化公司也成立了专门负责兰州石化搬迁及新建项目的部门,由专人负责项目的前期工作。

第三,制定了兰州石化搬迁改造实施方案,开展了具体搬迁改造工作的可行性、总体思路、组织领导以及具体工作的规划进行研究,并形成初步总图设计。目前,正在对总图设计进行修改和完善,并计划实施启动可研报告的编制和各子项目的工作和布局设计。

从上述种种情况来看,兰州石化“出城入园”似乎指日可待。然而,到目前为止,工程还未敲定具体实施时间。工程究竟何时能上马?现有油污管网究竟还要超期服役多少年?成为兰州市民普遍关心的问题。

0
-1
收藏
/
正在提交,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