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企:供应链上有大效益

发布时间:2014-12-02
近年来化工行业利润增长率不断下降,企业转向“勤俭持家”,并多方寻找盈利空间,“向供应链要效益”成为潮流。

近年来化工行业利润增长率不断下降,企业转向“勤俭持家”,并多方寻找盈利空间,“向供应链要效益”成为潮流。然而,不少化工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缺乏认识,采取的行动仅停留在企业内部的采购和销售环节,还没有形成供应链网络。供应链上有大效益,但想真正获利,还需链条上所有企业合作,从整体部署、上下游联动、控制库存等多方面入手。这是中国化工报记者从11月26~27日于北京举行的中国石化行业供应链论坛上了解到的。

准确定位着眼全流程

一谈到供应链,企业往往会想到采购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国际供应链与生产运营协会中国区首席代表姜宏锋表示,供应链不仅仅局限在采购环节,而是采购、生产和销售的结合体。供应链以供需和价值为导向,企业要关注整条供应链的利润产出,不能只局部优化。而在此之前,要对未来发展有准确定位。“比如,企业是要先做大还是先做强?做大就要注重营业收入,做强就要注重利润率。而后对自身的产品进行梳理,摒弃那些未来发展前景不好的产品,哪怕是起家的产品。”姜宏锋如是说。

针对如何做到供应链的最优配置,姜宏锋表示:“多快好省,都很重要,但企业在其中应有所侧重。注重多,就要扩大销售量,增大产能;要快,就要减少审批环节;要好,就要注重产品研发;要省,就要严格控制成本或是打价格战。”只有向企业全体员工传递供应链战略,才能使各部门不仅仅着眼于各自利益,然后才能建立有效流程,并用信息技术把流程固定化,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供应链,为企业降本增效。

综合考量采购风险

在采购时,物美价廉是最佳选择,而实际采购中,质量和成本之间的平衡让不少企业费尽心思。在原材料的采购过程中,不少企业采取低价竞标的方式打价格战,石化企业在其中应如何选择?沈阳鼓风机集团副总经理戴继双表示:“质量好、价格相对便宜、供货稳定的企业往往最容易中标。而对于一些企业低价竞争的现实,我们会告诉客户企业其中的风险,让采购方对自己的需求有更清晰的判断。一些具有良好品质的产品,即便价格较高也能在竞标中获胜。”

姜宏锋同样表示,分析采购成本时,要系统看待供应链。首先要保证总成本最低,仅采购成本低而忽略质量或是未来可能的风险,只会得不偿失。一些企业尽管低价采购到了自己所需物料,但后续有可能为检测成本、在线面临的不良品风险,甚至顾客的索赔付出昂贵的代价。

同时,绿色采购是这几年企业最关注的话题,同时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外在体现。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资深总监张维琦表示:“不注重绿色采购,就不可能实现企业的长远利益,更不用说降本增效。”

上下游共同控制成本

谈到控制采购成本,多数企业想到的是压缩供应商的利润,但实际上企业完全可以和供应商加强合作,减少交易成本,降低库存成本和物流成本,而不仅仅是压缩其利润。目前不少企业销售产品的物流已开始交由第三方物流公司完成。然而,在原料采购物流环节上依旧存在着巨大的浪费。除了季度性采购或是投机性采购之外,企业一般采购量不大,这就出现“来时车不满,走时车空空”的状况,无形中增加了物流成本。针对此,姜宏锋表示:“企业可以对采购地区全部供应商的货物进行整合,让第三方来统一运输。或是几家的货物联合运输,降本是非常明显的。”

此外,姜宏锋还提议,石化企业可以将采购物品按照质量、成本维度分类。一般情况下,质量维度上需要采购物料较少,但价格很高,可以在这方面谈价格,货物不必储存,但是要做到企业需要时能及时供货;而对于那些物品价格低,但是需求量大的货物,可以打包采购或是参与团购,然后建立企业或是企业间的货物超市,方便取用,从而降低成本。

姜宏锋表示:“石化企业应该摒弃各自为政的模式,向牺牲部分利益赢得大局的围棋思维学习,也可以借鉴重视规则和契约的桥牌思维,唯独不能保持盯上家防下家的打麻将的思维现状。”

惠生工程(中国)有限公司采购部经理杨德昌表示,目前一些企业的采购工程师就在利用技术优势,帮助供应商更好地发展,从而也保证企业的产品能够得到持久的质量保障。

控制库存要多方入手

过大的库存让不少化工企业头疼,尤其是近年来新建投产项目较多,年年盘库,都会剩下许多物资没有用,造成不少浪费。其中多是由于计划不周、工艺变更造成的,还有一些是由于代储带来的剩余原料或是包装物等。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孟召祥表示,目前企业在项目建设设计变更方面,要求每周到现场衔接或是召开董事会;在包装物方面,和供应商企业做好衔接,减少供货或代储周期,并且要求供应商提前备料或是备半成品,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该问题。

由于化工企业原料繁杂,并且需求各有不同,同时,一些设备在出问题时,临时停车等待设备零件送达会带来非常大的损失。如何解决企业个性化定制和快速进货之间的矛盾,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党民从设备及零部件采购方面给出了建议:首先,要推进标准化设计,从而做到模块化。这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定制和及时供货之间存在的矛盾。目前公司正在制订一些标准,形成上万个模块,模块越细化,定制效果越好。其次,利用网络平台和思维模式,对采购商的设备进行在线监测,一旦出现异常,或是亚健康状态,就会提醒采购商注意,并做好备料准备,以最大程度降低企业的损失。

江苏大明金属材料公司副总经理金建东表示,尽管各化工企业的需求不同,但在材质、标准、工艺等方面存在着很多共性,有集中采购的可能。而且制造平台的建设,可以使企业更加节省物料、降低成本,并且能为企业提供更有针对性、计划性的“一站式”服务。前提是企业间以及企业和供货商增强沟通和信任。

0
-1
收藏
/
正在提交,请稍候…